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第12期文章
  •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口服,自拟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总有效率为97.37%,同时设对照组31例,运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67.7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

    作者:冯艳 刊期: 2001- 12

  • 八正散临床新用

    以典型病例列举的形式报道了八正散治疗外眼疾病的治疗观察,虽然疾病的部位不同,但病机、病因相同,所以采用八正散的作用在临床上加减灵活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姚立新;姚淑华 刊期: 2001- 12

  • 中西医思维原理解析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思维原理和思维规律也各不相同.本文以中西绘画和中西文字为例,对中西医的思维原理及规律进行了探索.......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1- 12

  • 中医肝脏象情绪评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医肝脏象情志属现代情绪心理学的范畴,探讨不同证候的情绪状态及其机理,是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介绍这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包括中医情志学说源流、研究现状、情绪评定量表的编制及机理研究.......

    作者:胡随瑜;喻长远;王哲;尤劲松 刊期: 2001- 12

  • 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

    目的:从生理学角度调查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在按解剖位置定穴的基础上,用WQ6-F30型针灸经络定位仪精确定位,然后用瑞典Perimed公司生产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同步探讨穴位和对照点的血流,并在计算机中处理数据和图形.结果:①人体穴位的血流量极显著地高于相应对照点(P<0.01),不同个体、不同穴位间的血流量不同;②穴位点的血流速度相对较慢(P<0.05);③穴位点的微血管具有同步舒缩的......

    作者:穆祥;段惠琴;陈武;高立云;杨佐君 刊期: 2001- 12

  • 试论《伤寒论》清、下、滋三法对温病治法的影响

    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完善的关系,阐述了《伤寒论》对温病学的辨证思想、治疗法则、方药运用等治法体系的影响,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发展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完善过程.......

    作者:陈卫平 刊期: 2001- 12

  • 周平安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的经验

    周平安教授是东直门医院热病科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尤其对外感高热的治疗,用药精练,疗效显著,主张“清、透、下”三法合用,绝大多数病人一剂见效,两剂热退.余有幸侍诊案侧,颇有所得,现将周教授治疗外感高热常用药对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华;李华 刊期: 2001- 12

  • 武维屏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武维屏教授,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辨治肺系疾患尤具匠心,机圆法活.在支气管哮喘诊治方面,武教授认为,哮喘发作是正邪交争,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强调风、痰、气、瘀、虚为哮喘发作的基本病机特点.治疗上擅以病机特点辨证施治,参以西医辨病治疗,疗效显著.现将其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崔红生;常佩芬;杨勇 刊期: 2001- 12

  • 针刺配合美沙酮对吗啡戒断大鼠β-内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美沙酮对吗啡戒断大鼠β-内啡肽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急性大量肌肉注射吗啡后突然撤药,造成吗啡戒断大鼠模型,观察电针配合美对吗啡戒断大鼠β-内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采用放免法测定丘脑、血浆β-EP、IL-1和IL-2的含量.结果:经电针配合美沙酮治疗后,吗啡戒断大鼠体重增加,血浆β-EP、IL-1和IL-2含量升高,与吗啡组和美沙酮组相比差异明显,β-EP与IL-1相关分析表明......

    作者:宋小鸽;唐照亮;章复清;陈全珠;侯正明 刊期: 2001- 12

  • 胶原酶Ⅳ预处理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胃电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注药后初始药效发生中传递药物信息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胶原酶Ⅳ在足三里穴上方6mm同经(足阳明胃经)上预处理,30min后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观察给药后庆大霉素对胃电的影响,并与等量胶原酶Ⅳ在足三里穴上方6mm经旁(足阳明胃经旁开4mm)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上方同经预处理组相比较.结果:胶原酶Ⅳ足三里穴上方同经上预处理能完全阻断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的初始抑制胃电的作用,而足阳......

    作者:周爱玲;邵政一;罗琳;何敏 刊期: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