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中医“内毒”论

    毒素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内外,外毒易被人们认知而内毒却易被人忽略.内毒的种类包括痰湿毒、瘀血毒、败血毒、滞气毒、败精毒、火热毒、燥屎毒、尿毒等方面,其对人体的危害包括了既可慢性中毒又可致急性中毒;多致脏器功能障碍或衰退;致人衰老;易致胀满、疼痛、致人致人情志及意识的改变、病情缠绵难愈等方面.因此,中医的解毒应是一个广泛意义的概念,解毒总以疏利气机为本.......

    作者:徐中环;王承平 刊期: 2002- 05

  • 论金元时期学风的转变

    中医理论自秦汉时期形成以后,发展到金元时期,可以说是一次大转折,除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具有转变学风的历史意义.......

    作者:薛益明;周晓虹 刊期: 2002- 05

  • 从温病学说论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可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筋膜、滑囊、肌腱等。......

    作者:马桂琴;冯兴华 刊期: 2002- 05

  • 肿瘤转移的“痰毒流注”理论形成基础及实践意义

    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危险阶段,临床肿瘤患者约有80%以上死于侵袭和转移[1].肿瘤及术后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问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预防肿瘤及肿瘤术后转移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者:王文萍;王垂杰;姜良铎;刘明 刊期: 2002- 05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附糖末宁煎剂临床观察70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脉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基点和主要病机所在,以祛生新,活血化瘀治疗,用糖末宁治疗可获良效.......

    作者:吴兆利 刊期: 2002- 05

  • 补肾调经方药对人着床期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调经中药对着床期子宫内膜反应性中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服用中药前后的人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的VEGF、VEGFR、bFGF/FGF、PDGFR-α、EGF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的对比分析.结果:服用中药后5种因子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增加(P......

    作者:张树成;刘效群;张志洲;沈明秀;阚国英;王介东 刊期: 2002- 05

  • 虎杖大黄素与黄芪总多糖合用抗Ⅱ型人疱疹病毒药效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中药组方时有效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我们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采用空斑减数实验,用中效作用原理对虎杖大黄素与黄芪总多糖合用抗HSV-2333株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2333株增殖抑制的ED50为10.85ug/ml.当大黄素与总多糖以1(Dm)大黄素/1(Dm)总多糖的比例合用时,对HSV-2333株......

    作者:王志洁;黄铁牛;刘焱文 刊期: 2002- 05

  • 生肌化瘀方及拆方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生肌化瘀方及拆方对创面成纤维细胞的α1(Ⅰ)mRNA和α1(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NthernBlot分子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生肌方能够加强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

    作者:董莉;李斌;章云;韩志芬 刊期: 2002- 05

  • 生血丸1号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血丸1号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生血丸1号水提液,0.1ml/10g体重/次,2次/d,连续9d,并以康力隆为对照.实验第10天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生血丸1号组白细胞数,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

    作者:王玲玲;周冬枝;刘永惠;邓景元 刊期: 2002- 05

  • 加减归脾汤对脾不统血型ITP小鼠药效学及免疫学作用机制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实验旨在研究加减归脾汤对脾不统血型ITP模型小鼠药效学及免疫学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ITP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宏潇;张雅丽;田维毅;付汝林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