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干咳证治
干咳是临床常见的肺系症状之一,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使用抗生素及止咳祛痰药疗效较差.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和吸烟等因素,干咳患者有逐年上升趋势.干咳一般认为多为燥胜阴虚、肺失滋养所致,但临床上还常见外邪及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原因引起,现就其证治探讨如下.......
作者:温志浩;崔红生 刊期: 2006- 04
-
性别、年龄对慢性乙肝证候的影响
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虽然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男女相近,但感染后男性更易于发生肝炎,发生肝炎后则易发展为慢性肝病[1].慢性乙肝发病以青、中年男性多见,是该病的性别、年龄特点.中医学对慢性乙肝的证候、证型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部分结果,但尚无性别、年龄与本病常见证候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在临床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慢性乙肝的证候特点.......
作者:麻晓慧;刘金霞 刊期: 2006- 04
-
温阳活血固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是呼吸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其病机复杂多变,针对缓解期阳虚寒凝、血瘀痰阻的病机,临床上我们应用自制温阳活血汤取得了较为巩固的疗效.......
作者:丛振日;房丽;赵晓莉 刊期: 2006- 04
-
导邪外出法治疗肺癌探析
通过对肺癌转移前的病位与血行转移、淋巴转移以及五脏转移中医病位病势的分析探讨,提出导邪外出法治疗肺癌的思路:导邪从肺系出、导邪从表里脏腑出、导痰外出法、导邪从血脉出、导邪从少阳三焦出以及导邪从脏腑出等方法.......
作者:辛海;梁平;王笑民;饶燮卿 刊期: 2006- 04
-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1].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
作者:滕静如;熊佳鹏;肖诚;王昕 刊期: 2006- 04
-
化浊清热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试用自组化浊清热通络止痛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丁京生;高宇;曹建舫 刊期: 2006- 04
-
从耗散结构理论与太极图探讨月经病的治疗
指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非线性反常涨落与太极图中由曲线显示的阴阳消长的内在联系,认为这一理论可用于月经病的治疗.......
作者:章恪 刊期: 2006- 04
-
久咳辨治六法
选取近年来临床辨治久咳中常易误诊的有代表性的6例病例,分述每例从开始无效的错误辨治到之后显效的正确辨治,并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论述.......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06- 04
-
佛及止痛汤加味治疗胃脘痛186例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佛及止痛汤加味治疗胃脘痛18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芳 刊期: 2006- 04
-
益气活血方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对VEGF-B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益气活血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中VEGF-B蛋白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学机制.......
作者:韩丽华;王振涛;索红亮;董晓瑞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黄九龄治疗疑难杂病经验总结
- 2 试论肾虚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发育生物学基础
- 3 《黄帝内经》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
- 4 双氢青蒿素含药血清抗血管生成活性的研究
- 5 冠脉通片补肾活血法对大鼠肾阳虚心梗模型的拆方研究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 7 《素问*奇病论》“厥逆”一证动物模型及其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
-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 9 中药七叶灵颗粒逆转肺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研究
- 10 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 11 “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医疗的启示意义
- 12 针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 13 宁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 14 苏子降气汤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 15 贾跃进运用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经验举隅
- 16 经前烦躁症肝气郁证发病机制初探
- 17 散血明目片抑制积血所致PVR的实验研究
- 18 黄连吴茱萸葛根苦参为主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19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银屑病血热证观察
- 20 浅论“脾体阴而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