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妇人产后头痛辨治
产后头痛属于妇科常见的病症,因其处于产后这一特殊生理期,总有清窍失养、邪害清窍之病机特点.气血虚则易致清窍失养而出现头痛,或内生之邪扰及清空;体虚则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导致头痛.临证治疗此病应当随病体之虚实,分清表里之程度,运用补阴阳气血之虚或兼以散邪之法.散表者有散太阳、少阳、阳明,与助虚散表之治法;养护气血有补养阴血与养阴清热之分.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不可妄补妄攻,使虚体更虚或邪气更旺.......
作者:杨越;夏庭伟;尹涛;李燕 刊期: 2017- 06
-
温阳化痰散结法治疗乳腺癌之探讨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代文献记载中提示“阴极阳衰”为乳腺癌发病的病机,乳腺癌为阴证疮疡,多因阳气不足致寒痰凝聚而形成,“痰邪”又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故阳虚痰凝证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证型之一,治疗可采用温阳益气配合化痰散结之法,灵活应用扶正与祛邪.通过总结古代文献、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等进行简要论述及讨论,为临床应用温阳化痰散结法治疗乳腺癌提......
作者:陈歌;曹阳;徐琪琳 刊期: 2017- 06
-
“宣透郁热”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从卫气营血4个方面探讨“宣透郁热”法在温病辨证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仍需宣畅气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的各个病理阶段皆然,需疏散郁结以达到气机的调畅,用药上重视风药的应用.郁热需治以宣达,风药不独解表,更因其辛温行散之力宣阳疏透、调畅气机,给邪以出路,能发郁热.清热养阴是温病的治疗大法,但针对温病“阳热怫郁”的特点,宣透郁热、透邪外出的应用亦......
作者:蒯仂;吴人杰;许逊哲;陆恩昊;应海峰;沈小珩 刊期: 2017- 06
-
论五气说的起源与五气主时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古代存在五气、六气、四气3种不同的说法.《尚书·洪范》的五气说是首次系统地对天气的论述.医和的六气说是六气学说的雏形,但实际上是四气说.早期的五气、四气、六气所指的内容大体相同但并不固定,现行的五气说为《素问》所确立.《管子》早探讨了五气主时,五气主时在历史上存在7种说法.《素问》确立了春为风、夏为暑、季夏为湿、秋为燥、冬为寒的五气主时方式,相比于其他相配方式更符合中原地区的......
作者:颜隆;贺娟 刊期: 2017- 06
-
清末道医方内散人考
方内散人,清末江西南昌人.方内散人学道多年,曾得近代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郑观应为之护法.其精于丹法且精通医学,但其著作均不署其真名,只署名“南昌方内散人”.后世学者往往将方内散人误认为是郑观应的“圣师”万启型.万启型与方内同姓同乡,又同为郑观应修道的师傅.故对清末道医方内散人的生平、著述、真名进行了考证,以供学者参考.......
作者:施铮;陈仁寿 刊期: 2017- 06
-
《福寿丹书》饮食养生思想探颐
《福寿丹书》是明代医家龚居中的一部养生巨著,书中养生内容丰富,从饮食、精神、气功、服食等方面阐述了养德养气是福寿之源的至理.书中饮食养生思想论述全面而详尽,包括饮食物的采食时间、烹饪调制方法、饮食物冷热、品类的食宜与禁忌、食当静心正念、冷热饥饱适宜、食后漱口摩腹、缓步慢行等内容,同时尤其强调老年人的饮食宜忌,对后世饮食养生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故从食宜、食忌、食禁及饮食卫生等方面择其要而阐述如下.......
作者:王河宝;黄小英;薛小虎;曹征 刊期: 2017- 06
-
《未刻本叶天士医案》燥润结合法运用探究
通过研读《未刻本叶天士医案》中运用燥润结合法配伍的医案,探寻叶天士运用燥润结合法的规律.叶天士运用燥润结合法施治病证范围广泛,病理层次涉及卫气营血,涵盖上中下三焦部位;燥润结合法配伍具有集扶正祛邪于一体的作用,若配伍有度可使养阴扶正与祛湿驱邪各得其宜;而其临证运用需分标本缓急,或暂治其标以祛邪,或直治其本以调体.叶天士对燥润结合法的运用主要体现于论治阳明病,故以此作为具体例证等,这些认识可为临床治......
作者:郭永胜;孙美灵;张思超 刊期: 2017- 06
-
“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之探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外湿从足下上行侵袭人体,其中脾为中土,喜燥恶湿,脾为外湿所困则失于运化,内湿泛溢,土为金之母,脾虚及肺,肺主气属卫,卫气去,皮肤不收;脾主血属营,营血涩,四肢痿废不用,筋肉缓纵不收.故脾为水湿转运之枢机,避外湿的同时健脾燥脾则皮肉筋脉之病俱去.古今医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依据这一理论,从脾土出发基于培土制水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分析其治则治法......
作者:闫雪柔;纪越;尚懿纯 刊期: 2017- 06
-
心肺相关源流探析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肺疾病往往互相影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后期常常出现肺心痛心衰或合并冠心病(CAD),而冠心痛亦往往影响肺的通气功能,故就心肺相互关联的理论源流及当代研究作一概述.《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和《难经》早记载了心肺在生理病理上的相关性,奠定了心肺相关的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从心肺同治的角度论治胸痹、痰饮等病证,晋唐以后从金火相制论述心肺相关并发明宗气统摄心肺功能,当代医家......
作者:刘玉金;贾振华 刊期: 2017- 06
-
张简斋“胃肾相关”理论探析
张简斋是民国时期国内具影响力的金陵医家,被誉为“金陵医派的奠基人”.张氏熟读医学经典,精通医理,熟谙五脏六腑生克制化之理,用药重视顾护脾胃.其“胃肾相关”理论是对《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肾者胃之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出中医治病求本的理念.笔者通过研读《张简斋医案》,从理论探究、别候审机、方药撷菁及医案钩玄4个角度探析此理论,并于小结中对胃与肾之间的病理联系进行综合论述,希冀对脾胃病的临床......
作者:李支龙;鲁晏武;吴承玉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再谈“君药”
- 2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儿科应用小青龙汤的证治规律
- 3 电针足三里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大鼠肝损伤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 5 半夏泻心汤应用中的审病机辨证
- 6 中医学人体结构观中的几个矛盾和问题
- 7 “肝主枢”理论探析及临证发挥
- 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病机及临床辨治的现代研究进展
- 9 中医学中的关系理论探析
- 10 证候与方剂相关性的再研究
- 11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 12 《幼科指归》学术思想探析
- 13 杨国华健脾滋阴法治疗肿瘤终末期经验
- 14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脾肿大1例
- 15 无郁不成酸
- 16 正心泰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抗氧化作用及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 17 活血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
- 18 肾藏精理论在早泄治疗中的运用
- 19 关于中医“肾应冬”理论内涵的探讨
- 20 社会及自我认同因素在情志致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