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伤寒论》辨证特色探讨
探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特色,认为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反映了疾病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病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六经病证之间的动态演变、症状之间的动态演变和方药的动态性等关键性问题;六经辨证的关键在于病因病机.......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06- 06
-
论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确立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和精髓,自《伤寒论》创立辨证论治总则和六经辨证方法以来,相继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问世,这些辨证方法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大提高了诊疗效果.当前,中医在剂型改革方面有较大进步,但在理论方面却没有大的进展,虽然对方剂辨证有所论述,但是还没有形成方法体系.本文拟就方剂辨证论治若干问题做初步探讨.......
作者:张友堂;王涛 刊期: 2006- 06
-
胃气概念及其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自《内经》提出胃气概念及其理论以后,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并予以进一步阐释,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学者对胃气概念及其理论不断进行着诠释与发挥.其中不乏重复之论,尤为严重的是对胃气概念的诠释不仅莫衷一是,而且大多数学者的诠释本身就违背了逻辑的自洽性.究其原因,乃在于大多数学者并不明了胃气概念及其理论的形成原理与思维方式,对古代文献的理解或断章取义,或局限于文字表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有机联系.因此,本文拟从......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6- 06
-
关于多发性硬化病因病机的理论探讨
1内外因相合导致多发性硬化发病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因机体禀赋不足,或素体阳虚,或易外感邪毒而发病.多发性硬化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启动疾病的进程,外受内化或内生之毒产生的内在基础、条件,又是毒邪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病理变化的直接动因.......
作者:尚晓玲;高颖 刊期: 2006- 06
-
甲状腺激素与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心功能级别的相关研究
目的:为监测心气虚证患者病情变化寻找一项客观指标.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T3、T4均渐降低,而rT3渐升高,T3、T4、rT3与心功能级别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TSH与心功能级别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变化程度与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监测心......
作者:谢梦洲;谢英;田浩梅;莫楠;黄惠勇;吴华堂 刊期: 2006- 06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探析
蛋白尿在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中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如何消除蛋白尿也成为临床医生主要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对这一问题有时非常棘手,虽经同仁多方努力,但还未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程度.现将有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进行探讨一番,以供同道鉴参.......
作者:周恩庆;陈忠跃 刊期: 2006- 06
-
茵陈四苓散干预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的病理观察
目的:研究茵陈四苓散有效干预大鼠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胆管结扎制备大鼠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模型,观测肝组织病理、超微结构、LM、FN和ColⅣ.结果:茵陈四苓散可显著减少肝组织LM、FN和ColⅣ阳性表达,茵陈四苓散组大鼠胆管上皮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的聚集、胶原纤维沉积及细胞内瘀胆均较模型组轻.结论:抑制增殖的胆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茵陈四苓散有效干预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
作者:蔡庆春;朱平生 刊期: 2006- 06
-
活血、益气、软坚不同中医治则逆转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观察
目的:对照观察活血、益气、软坚不同中医治则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探讨并进一步论证中医不同治则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予以活血、益气、软坚药物组进行治疗实验,并与抑肝纤进行对照观察.实验结束后常规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测定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免疫组化方......
作者:王继;陈俊红;李兵顺 刊期: 2006- 06
-
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IL-6、TNF-α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分组KM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g~23g,雌雄兼用,分笼饲养,共60只,购于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合格证书:沪2002-0002.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治疗组、益气养阴解毒活血方小、中、大剂量治疗组.......
作者:陈杨荣;王尔宁;黄争荣;江明 刊期: 2006- 06
-
不同治法对大鼠脂肪肝防治作用的比较研究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肝脏脂肪性变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已日益成为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从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常用方法入手,探讨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法、疏肝解毒法、健脾消导法的作用机制.......
作者:周大桥;高辉;贺劲松;童光东;彭立生;陈亮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亚健康中医药干预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
- 2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42例临床观察
- 3 宋易太极观对肾为先天之本说形成的影响
- 4 左归丸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 5 杨士瀛五脏相关理论浅析
- 6 化浊解毒愈疡汤对浊毒内蕴型胃溃疡大鼠血清TNF-α、胃黏膜SOD的影响
- 7 中医脂毒、瘀毒与易损斑块关系的理论探讨
- 8 魏军平治疗桥本氏病合并亚甲减临证举隅
- 9 中医药对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改变所引起疾病的调节作用
- 10 帕金森综合征应用多巴丝肼联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虫类药物治疗效果
- 11 论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医方剂学的影响
- 12 457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报道分析
- 13 中西医结合防治白血病化疗后心脏损害76例临床观察
- 14 思考中医还是糟蹋、诬蔑、谬说中医?--评刘力红著《思考中医》
- 15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105例临床观察
- 16 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7 论服药时间对山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
- 18 中医药促进细胞凋亡机理研究进展
- 19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学理论关系的探讨
- 20 观察解郁活血法对伴焦虑抑郁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