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李发枝谈方证辨证
李发枝教授针对目前有学者认为方证辨证摒弃辩证论治体系,并违反辨证论治程序而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方证辨证恰恰是强调抓住疾病本质即病机进行准确辨证,寻求方证高度一致.这是方证辨证之精要,也是方证辨证延绵千年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王丹妮;郭会军;蒋自强 刊期: 2014- 02
-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
阐述伤寒和杂病的涵义,分析《灵枢·杂病》(简称《杂病》)内容看出,其杂病属伤寒之类病证,这些病证在其他经典著作中有相关论述.《伤寒杂病论》书名中的杂病之名源于《杂病》篇,书中的杂病既包括属于伤寒之类的全部病证,又包括与之相关需要做鉴别的非伤寒之类病证.《伤寒杂病论》的书名名副其实,其书乃“至杂”之作.《伤寒卒病论》的书名不能成立.......
作者:吴崇典;程瑞琴;孟庆荣;许建新;李海兵;田美玲 刊期: 2014- 02
-
龚居中《红炉点雪》痰火证诊治探讨
《红炉点雪》为明·龚居中所辑著,是主要论述虚损痨瘵的专著.是书以“水亏火炽金伤”立论,提出益水清金降火之法,以甘温为从治法,在补阴之时不忘顾护阳气;强调临证审脉辩证以别虚实,并以脉之虚实辨人参之取舍.其用药多遵守张元素五脏虚实补泻,亢害承制之理且间有新意.其用药剂量轻灵,盖因虚劳之疾乃沉疴痼疾宜缓缓图之.此外,龚居中提出灸法治疗热证,使拔除病根;提出痰火禁忌及养生却病延年之法,使病轻浅者可不药而愈......
作者:谢静文;潘桂娟 刊期: 2014- 02
-
肺通调水道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肺通调水道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肃降、输布津液到机体各部,濡养机体.该功能还与肺主气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密切联系.肺通调水道则肺气升降有序,血液运行通畅;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常,则会引起多种病变.通过探讨肺通调水道的生理病理意义,以加深中医理论内涵研究并能对临床进行理论指导.......
作者:孟庆岩;张庆祥;高思华 刊期: 2014- 02
-
浅谈血热型月经后期理论基础
月经后期中医辨证一般责之于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肾虚,但临床观察发现血热导致的月经后期屡见不鲜,并随着社会节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为探讨古今中医对血热导致月经后期的认识,我们试图找出该病机的理论立足点和主要证候特征,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作者:郭南京 刊期: 2014- 02
-
基于古代医案对温补法治疗消渴的思路探讨
消渴属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消渴病机的探讨方面,以往多侧重于根据其“口渴”的症状而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立论,而对于温补法在消渴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探讨则相对较少.通过复习有关消渴治疗的古代医案82则,发现采用以温补法为主治疗者约占全部消渴医案总数的1/3.在具体治法方面,或温补脾阳,或暖补肾气,或脾肾双补,而以暖补肾气为多,充分说明温补法是治疗消渴的重要方法,在消渴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邬碧虹;张家玮 刊期: 2014- 02
-
中医心理学情志概念及分类
中医情志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情志是中医情志学中的核心概念,参熙古文献中有关情志的论述试图对情、志及情志的语义进行解释,并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的7种情志分类方法,为当代有关情志的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邵祺腾;李黎;杜渐;王昊;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4- 02
-
《东坡养生集》中食疗与药疗法
北宋文坛巨匠苏轼对中医理论及养生学颇有研究,尤其在饮食方面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属性,而施行食疗与药疗,形成一套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据《东坡养生集》及其笔记杂著中的养生史料,分析其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食疗与药疗法,旨在为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及延年益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作者:薛芳芸;杨继红;周蓉;冯丽梅 刊期: 2014- 02
-
章穆饮食服饵养生研究
章穆是清代江西名医,临证50余年治验无数,尤其擅长日常生活的饮食调理.他认为饮食既可以安脏腑又可以祛百病,同时提出饮食的卫生及禁忌,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名著《调疾饮食辩》.故以章穆的《调疾饮食辩》为蓝本,综合概括其食养、食治及饮食卫生与禁忌等诸多方面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河宝;曹征 刊期: 2014- 02
-
肿瘤以脾虚为本探析
在河图数理哲学的指引下,用五行理论去解析癌细胞的生长过程,认为癌细胞则是木太过而火不及,其运动是不圆的,而根本原因却在土这一环节出了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多糖不足、缺氧、干细胞越位、微循环障碍等表现,而这些表现与中医脾虚存在着关联性,得出结论为肿瘤是以脾虚为本的.......
作者:罗安明;戎志斌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裘吉生巧用郁金临床特色探析
- 2 补益营卫对衰老小鼠皮肤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 3 类强炎冲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 4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200例糖脂关系分析
- 5 《回回药方》脾胃病诊治特色探讨
- 6 从五脏论治冠心病之解析
- 7 利用MoorFLPI激光血流成像仪等观察不同针刺手法的效应
- 8 双补汤对环磷酰胺诱导弱精子症小鼠精子运动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9 中风康胶囊对脑梗塞模型大鼠过氧化状态的影响
- 10 小儿磁药脐疗袋抗腹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小青龙汤方证的研究概述
- 12 体质的分层、分类诊断初探
- 13 肾精盛衰的外在征象
- 14 《伤寒论》“差”字音义考
- 15 晚清名医余听鸿证治经验浅析
- 1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现状及辨证方法探讨
- 17 补阳还五汤合药浴治下肢凉、麻验案三则
- 18 基于现代文献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 19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 20 化痰消瘀汤剂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