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痰热体质与痰热致病多样性机理探讨
“肥人多痰”是中医的传统观点.肥胖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断增长,以肥胖为基础的代谢综合征已经成为慢性病致死性疾病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的病理因素以痰热为多见.据此认为,痰热已经成为常见素质特征,痰热体质可以发生多种疾病,因而具有发病多样性的特点.研究痰热体质的发病机理,认识痰热发病多样性的特点,是应对痰热致病的基础.......
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刊期: 2013- 08
-
浅谈中医外科用药原则
中医外科起源久远.历代均有名家和著述,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对临床一些外科问题采用中医药内外方法治疗的学科.中医外科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核心是辨证施治,要辨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疮疡的发展分为初起、脓成、已溃、生肌4个阶段,用药也根据不同阶段结合不同病因分别治疗,同时要注意情志舒畅以及饮食合理.......
作者:苗苗;刘治中 刊期: 2013- 08
-
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探讨
文章对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运用要点进行了探讨,强调肝硬化腹水的根本病机是脾虚.在治疗方面以健脾益气、分清化浊为主,佐以清利湿热、化湿醒脾、理气散郁、活血祛瘀等法,并始终顾护肝脾肾之阴.......
作者:张智伟;周雨;田维毅 刊期: 2013- 08
-
略谈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文章从中医角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中医的“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其中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失疏泄、脾气虚弱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少阳主骨”论、血瘀、外邪、饮食和运动与本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宋长恒;付小卫;张方珍;张治国;赵宏艳;刘梅洁;鞠大宏 刊期: 2013- 08
-
从调肝理脾论治慢性肾病
临床上慢性肾病为常见疾病,其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几年由于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效果愈发理想.曾有学者指出,慢性肾病与肝、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从慢性肾病与调肝、慢性肾病与理脾、调肝疗法对肾病的治疗、健脾疗法对肾病的治疗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作者:张冰;张辉 刊期: 2013- 08
-
运气学说中的主客运概念探析
五运之平气的定性依赖于一年五季,在时间范围上与主客运相对应;五运定性准则的制定依据是一年中五季的常规气候变化.运气推演中不存在岁运之平气.主运在运气学说体系中仅作为一年中五季的替代名称存在,它代表的是一年中五季气候的正常年景,没有太过不及之别,并应改为以五行直接命名.客运代表的是因岁运太过不及引起,而变见于该年五季之中的气候异常变动.......
作者:宾炜;黎敬波;老膺荣;林嬿钊;吴弥漫 刊期: 2013- 08
-
宋金元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特点分析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此时期中医养生学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普遍接受,对中医养生学渗透和影响较大,二是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中医养生学迅速发展;三是养生流派成为中医养生学发展的坚实力量.......
作者:张玉辉;杜松 刊期: 2013- 08
-
张仲景关于泄泻病诊治思路研究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将泄泻多称为“下利”或“利”,从辨表里、明先后、标本论治和审虚实、明病性、温清通补以及别脏腑、明升降、调理气机等方面系统阐述下利的辨证论治,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泄泻病治疗原则和理法方药体系,涉及方剂达30余首,并首创“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泄泻病临床诊治的基本范式.......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13- 08
-
浅谈宗气内虚辨治要点
关于宗气的论述源于《内经》,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本文阐述了病机特点、辨证和治疗要点.......
作者:李录花;谷小丽;许萍花;方玉红;李辉;袁素 刊期: 2013- 08
-
喻嘉言祛邪反应学术思想探析
探讨明束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喻嘉言治疗祛邪时对机体出现的反应——祛邪反应所采取的处理方法及思路:(1)喻氏主要是依据证候表现来判断祛邪反应属于顺证还是逆证;(2)总结喻氏在祛邪处置上有3种方:恒守原方药继续治疗、更改处方要胸有定见、对于看似严重的反应凭借经验不处方仅以语言治疗,并指出喻氏对祛邪反应和误治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在.结论:祛邪反应是治疗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有轻、重、缓、急、顺、逆之区分,喻氏有关祛......
作者:谭永东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黄连吴茱萸葛根苦参为主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2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
- 3 临证用药话蛇蜕——祛风消炎圣药——蛇蜕
- 4 《望诊遵经》色诊理论探析
- 5 基于传染病重大专项临床数据的历代方剂物替代情况研究
- 6 山元氏新头针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及体会
- 7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理论对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 8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上肢关节围刺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 9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直和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健康状况与健康管理关系研究
- 10 建国以来不同年代滑胎证候认识的动态变化
- 11 神经官能症165例临床调查
- 12 浅谈辨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 13 有氧运动配合左归丸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 14 应用REST分析静息态下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大脑低频振幅信号的影响
- 15 疏肝活血方含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 16 心复康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实验研究
- 17 “合治内府”的理论溯源
- 18 中医翻译中的跨文化移情
- 19 基于真实世界原则的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评价研究
- 20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