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络是干细胞系——兼论物种的起源与干细胞系的进化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阐述的经络系统就是干细胞系,经络学说早已深刻地揭示了干细胞系演变进化的普适自然律,以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的七维生物进化学说,描绘出崭新的物种进化树谱系,统一解释了物种的突变进化(胚胎发育)与渐变进化(胚后发育)。......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01- 04
-
从肾骨髓血脑一体论看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的可能形式
中西医结合是在近、现代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两个文明体系碰撞、交流、兼并、融合的特有产物。建立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是医学实践的需要,并非个人主观意愿。中西两个医学的兼并融合互补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特征。肾骨髓血脑一体论是兼并融合互补的标志之一。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特征分析,并以“肾-骨-髓-血-脑”一体论为例,推测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可能形式之一是离不开中医却又高于中医;其二是离不......
作者:蔡辉;王艳君;李恩;温进坤;赵玉庸 刊期: 2001- 04
-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机理
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易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或损伤,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下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中医认为“胸痹”的发生是由于“痰瘀互结,阻塞心脉”。痰瘀互结证的物质基础可能是脂质过氧化、氧自由基增多,脂性物质附着在血管内皮上,逐渐损伤血管内皮的病理过程。此假设为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韩学杰;沈绍功 刊期: 2001- 04
-
营气、卫气、经络的物理学基础
中医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凭借其祛病健身之功能,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东方文明。近几十年为了弘扬祖国医药文化,期望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但由于在研究方法上还常常沿用西方思想文化的逻辑寻找出路,总难免会使中华传统医学的本来面目失真,其中以经络研究为明显。愚以为要解开中医理论之谜,必须以中华古典哲学为前提。......
作者:周吉善 刊期: 2001- 04
-
阴阳五行学说探源求本
阴阳五行学说源于先秦天道自然观。阴阳概念与日照及时空相关,阴阳学说的本源是日照强度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实际。五方观是五行说之滥觞;五行代表了五种基本程序。阴阳五行学说与古天文学相关,它以时空为核心;五行分别隶属于阴阳,亦可谓是五方、四时的代名词。阴阳五行学说曾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对近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亦颇有借鉴意义,是值得批判继承的。......
作者:魏睦森;陈蓉蓉 刊期: 2001- 04
-
论命门为先天之本
针对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并影响至今的“肾为先天之本”说提出质疑,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论实乃李氏对其他医家研究成果的否定和抹杀,带来了中医理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肾脏作为后天脏器,不应视作先天之本。《难经》所倡导而明代医家又着力阐发的命门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应当确定其先天之本的重要地位,这不仅解决了中医理论上的一些矛盾,且确为完善理论所必需,并可拓展今后中医基础研究的思路和空间。......
作者:储全根 刊期: 2001- 04
-
统一、规范中医辨证体系--证候辨证系统研究
中医辨证体系中公认的辨证方法有8种之多,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因而彼此间尚存在着错综复杂、偏持对峙等弊端,中医传统的证候,历代相袭沿用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诊断规范和辨证标准,辨证依据主观因素多,客观指标少,辨证结论个体差异大,难于对比,不易重复,给临床、教学、科研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一个系统、规范的中医学辨证体系势在必行。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和临床......
作者:吴承玉 刊期: 2001- 04
-
论桂枝汤的双向调节作用
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理动物实验,分析桂枝汤对体温、汗液及胃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以便进一步研究方剂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潘娅;邱德文 刊期: 2001- 04
-
中西医思维方式对其发展影响
中西医两种不同医学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对疾病的探求方式。究其原因,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基于一种“求差法”的思维方法,即先确定一个正常的生理性运行人体模式,然后设法找出病理性结构,二者相差的结构或运行机理即为“疾病”。如外源性感染性疾病,通过求差法的方式,得出“细菌”或“病毒”,对自体异生物的探察,发现肿瘤或增生性疾病。基于上述的思维方式,所以西医的研究发展方向向微观深入,因为越微观,二者对比越......
作者:阎晓宇 刊期: 2001- 04
-
藏象是《易》象的反映
藏象源于何处?它与《易》象有什么关系?我想到几点,谓之“杂说”。1中国哲学的母题天人合一,这是从古至今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也可以称为母题。这个问题从远古说,早是阴阳的建立,到河图洛书诞生,就把阴阳哲学化了。......
作者:费国斌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大科学时代中医学研究思路
- 2 肾络通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odocin、 CD2AP的影响
- 3 肺岩宁方及其不同组分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VEGF、bFGF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 4 子午流注开穴法释疑
- 5 建立和发展中药药性评价平台
- 6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运用体会
- 7 王永炎对中风变证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 8 黄明志教授临床妙用清导散
- 9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7例疗效观察
- 10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SP影响的研究
- 11 从经络筋膜学说看脉象形成机理
- 12 葛根素衍生物4ac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3 从调补营卫法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探讨
- 14 关联规则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病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5 自制中药含漱液辨治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痈30例临床观察
- 17 二仙汤实验研究进展
- 18 降血压食品功能因子对造模高血压家兔功效的研究
- 19 肾阳虚型大鼠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 慢性复合式应激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