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试述奇经理论与男科实践
目的:探讨奇经八脉与男性性腺器官生理病理关系.方法:研讨奇经八脉与男科有关论述,并具体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证明奇经八脉似包括了现代医学关于男性生殖器官的解剖概念,奇经八脉论治范围涉及男性前列腺、睾丸、性功能等方面疾病,通补奇经药物能作用于男性生殖腺的发育、性功能、生殖功能等环节,临床实践与理论相吻合.结论:奇经理论同样适用于男科,奇经证治方法能够解决多种男科疾患,临床验证效果显著.......
作者:付伟 刊期: 2001- 05
-
论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与《内经》的时空观
从《内经》时空观的角度挖掘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深层成因,是中医理论思维中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中注重时间、注重循环的具象时空观,对其后的中医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传统中医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系统的、动态的整体观,使得传统中医从一开始就带有朴素辩证法的鲜明特性;另一方面,它也使传统中医失去了对各种具体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过程作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阻碍了传统中医的概念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笑平 刊期: 2001- 05
-
论肝郁致痹
痹证病因非独感风寒湿热等外邪所致,肝郁也可致痹.古今不少医家对肝郁致痹都有论述,现代研究情绪因素能导致疼痛及与之相关的疾病.以舒肝解郁治疗,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治疗可获良效.......
作者:杨同广;冯兴华;朱玉娟 刊期: 2001- 05
-
升降理论与胆石病
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以阐释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亦是制定治法和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运用升降理论从生理、病理角度,对胆石病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升降失调是胆石病的重要病机,调理升降是治疗胆石病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
作者:杨欣;刘莉 刊期: 2001- 05
-
补肾活血法的研究现状与思路
讨论肾虚血瘀的机制,对近10年补肾活血法的临床应用作了计量分析,并介绍了补肾活血法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向.......
作者:沈施德 刊期: 2001- 05
-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思考
从中药复方在中医药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入手,探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研究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中的意义。对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研究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叶永安;朱陵群 刊期: 2001- 05
-
方剂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和适应范围
随着方剂研究从定性的描述进入到定量的分析,统计学方法作为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能帮助我们以客观的统计标准,从方剂研究的一系列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信息,进而较有把握地推断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作者:孟庆刚;王永炎;鲁兆麟;李德华 刊期: 2001- 05
-
温阳利水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眩晕症疗效初探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它的出现伴有许多临床症状,而其中有近30~40%的人出现以眩晕为主的症状,严重影响妇女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对于她们的治疗,传统大多采用祛风化痰法及补血填精法来治疗,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满意.故此,提出温阳利水法的新疗法来治疗这一眩晕症.分别采用了温阳利水法、祛风化痰法及补血填精法对124例妇女更年期出现眩晕症的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并经统计学处理证实,按本法遣方......
作者:张银增;陈武山 刊期: 2001-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65例临床观察
急性痛风是由于尿酸钠微晶体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对近10年来本院收治的6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西药,外敷中药)进行治疗,并与单纯西药组进行对照,发现在疗效和控制复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爱华;蔡善平;毛振中 刊期: 2001- 05
-
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8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36例服用复方丹参片3粒/次,3次/d.8周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空腹血脂、血液黏稠度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6%和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和11.11%(P......
作者:伍新林;李俊彪;张瑜;周莺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赤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NF-α、MCP-1、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 2 定心方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从湿阻中焦证探讨中医脾病及肾之病机
- 4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理论对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 5 益气化瘀药在系膜增生性肾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 党参皂苷L1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 7 药对与方剂教学
- 8 中医诊治咳嗽的时间医学探讨
- 9 体针加火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
- 10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 11 清代名家从肾论治医案疾病谱研究
- 12 加味羌活汤及其衍化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 13 自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 14 何世英应用虫类药治疗脑病经验
- 15 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和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6 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 17 中医动物模型的特点
- 18 加味左金汤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19 降脂灵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府逐瘀汤促血管新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