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
通过对现有七情概念与致病特点论述的剖析,认为七情是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其致病特点可以从发病途径及部位、病机变化、临床表现和七情之间关系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3- 09
-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理学特点探微
从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入手,结合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提出肝肾阴阳失调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气血逆乱是其病理改变,以及中风为其终结果的发病机理.其中脉络瘀阻、血供失衡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环节,充分认识血瘀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徐树楠;刘海丽 刊期: 2003- 09
-
外感眩晕论治
在临床上眩晕虽以内伤为多,但外感眩晕亦不鲜见,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提出外感眩晕之说,浅述如下.......
作者:张金生;李社芳;郑丽红 刊期: 2003- 09
-
加减暖肝煎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及理论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加减暖肝煎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6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加减暖肝煎胶囊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连续用药3周.结果:治疗后加减暖肝煎胶囊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
作者:贺敬波;黄绵清;张勤;廖万柏;王立军;张玉英 刊期: 2003- 09
-
清热理气煎剂对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热理气煎剂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6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0例,服用清热理气煎剂,每次125ml,每日2次;吗丁啉组30例,口服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两组均服用4d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胃动力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两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临床......
作者:冯丽;姚树坤;王永忠 刊期: 2003- 09
-
复方丹参方标本同治机制的诠释
标本同治是中医药的基本治则之一.经过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方剂中药物组成精简、分工明确,为标本同治的一个范例.试从标本同治的起源、复方丹参方的组方特点、作用优势以及标本的现代诠释作一论述.......
作者:商洪才;高秀梅;张伯礼;王永炎 刊期: 2003- 09
-
中西药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180例
目的:对照观察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纯西药组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两组患者减停强的松、治疗前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肌电图重复低频电刺激衰减变化情况.方法: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温理奇阳、扶元振颓的中药重肌灵冲剂,同时合用西药强的松治疗180例MG患者,西药组采用强的松治疗60例MG患者,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率为11.1%,基本痊愈率为18.3%,显效率为47.8%,总有效率为9......
作者:许凤全;陈伟;刘玉祯;谷银强;陈金亮 刊期: 2003- 09
-
浅谈脉诊在白癜风治疗中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脉诊可以帮助获得患者体内气血脏腑阴阳及正邪强弱变化等许多内在而真实的信息.在白癜风治疗中,我们从望闻问三诊中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对脉诊的重视与仔细揣摩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对白癜风的治疗水平.临床显示,白癜风患者脉象以脉弦重按力不足及脉细重按力不足为主,部分有滑数之象,注重养血柔肝清热在白癜风治疗中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舒友廉;王骜;娄卫海 刊期: 2003- 09
-
当归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与氢化可的松相比较,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当归组、氢化可的松组.按BLM5mg*kg-1体重复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24h后给药,以上动物于7、14、28d处死后观察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及胶原的检测.结果:当归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
作者:柴文戍;李永春 刊期: 2003- 09
-
附子多糖对H22和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S180、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通过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给药,以肿瘤生长抑制率和存活延长率为指标观察附子多糖对荷瘤小鼠(S180和H22)的抑瘤作用,并通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肿瘤细胞凋亡率、癌基因和细胞增殖指数(PI)等指标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H22荷......
作者:董兰凤;刘京生;苗智慧;韩彩芝;郑晓莉;韩艳青 刊期: 2003- 09
动态资讯
- 1 “望小儿指纹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 2 万密斋疾病诊疗特点探析
- 3 左归饮与肾阴虚证方证相应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4 涌泉穴治疗鼻衄中医机制探讨
- 5 辨证论治与辨机论治的思考
- 6 黑加仑油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80例对照观察
- 7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类中药复方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抑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 8 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砂连和胃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 10 达泰胶囊促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 11 芥葶二丑汤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8例临床分析
- 12 “无为而治”思想对现代医疗的启示意义
- 13 毫火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14 《中医内科学》“异病同治”用方规律探析
- 15 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
- 16 小鼠舌象的显微拍摄
- 17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心论治对湿疹诊治的临床意义
- 18 钱乙儿科望诊理论探析
- 19 低场磁共振对筋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水平与中医虚实辨证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