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李东垣“顺应四时”医学理论探讨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故此在预防、治疗、养生、保健时,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本文通过研究李东垣“顺应四时“的学术思想,概括为脏腑生理机能与四时升降相类、病因病机与四时密切相关、治疗法则当与四时参合、遣方用药宜与四时相宜、养生保健应顺应四时等几个方......
作者:李基赫;高普 刊期: 2013- 05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新解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通常被解释为冬季寒邪侵袭人体时,先伏藏于体内而不即时发病,至春夏之际变为温热邪气而外发致病.笔者认为冬日伏藏的寒邪只是一个诱发人体里热的因素,犹如一个开关,是人体里热蓄积的始动因素,至春夏阳气升发则热邪或被外邪引动或与人体阳气相合而外发,即真正导致春温的是热邪,而寒邪只是诱发热邪产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涛;于智敏 刊期: 2013- 05
-
基于古籍医案的内风病证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古籍医案的内风病证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医案类”著作中系统收集内风病证医案777份,对疾病名称、证候、症状、病因、用药等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内风病证医案信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内风病理变化的形成中,肝阳化风证为常见,240例占医案数目的30.89%,与痰相关的因素(痰热、痰湿)共209例占26.9%,阴虚生风占19.18%,血虚生风......
作者:吴建林 刊期: 2013- 05
-
围绝经期抑郁症从肾脑而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depressivedisorder)常发生在绝经前后,临床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等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笔者从肾脑平衡失调理论入手,阐述慢性应激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进而影响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孟安琪;侯小艳;高超;李默;付沈康;任路 刊期: 2013- 05
-
《诸病源候论》面部官窍望诊理论探讨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因和证候的专著.从该书所载的病证等方面的内容来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对诊法的应用已经达到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本文试总结《诸病源候论》中有关面部官窍望诊法理论内容,包括目诊、耳诊、口诊、唇诊、齿诊、鼻诊等,以丰富中医面部望诊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追溯其发展脉络.......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3- 05
-
《金匮要略》痹证探析
痹证是以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痹证进行了详尽论述,本文主要对《金匮要略》所论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治法及用药特点进行探析,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吴晋英;李俊莲;张世霞 刊期: 2013- 05
-
慢性湿疹从肝脾论治探析
探讨肝脾与慢性湿疹发生、发展的关系,阐述脾虚是慢性湿疹发病的始动环节,肝血虚、肝血瘀、虚瘀生风是慢性湿疹发病的病机核心,提出了健脾气、祛脾顽湿、养肝血、滋肝阴、疏肝气、潜肝阳、活肝血、息肝风辨证治疗慢性湿疹的中医药方法.......
作者:刘学伟 刊期: 2013- 05
-
《难经》脉诊理论贡献探析
《难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难经》的脉诊理论,在独取寸口、三部九候、重视天人相应整体观及脉象主病等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对于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 05
-
肾精命火命门新论
探讨生身之前和生身之后两个阶段定义的命门、命火与肾精:(1)肾精即生殖之精,源于父母并包含生命的全息,生身之前的命火、命门皆藏其中,生身之后的肾精只蕴藏下一代的生命;(2)命火为生命的火种,即精卵中具有原始发动细胞分裂作用的力量.生身之前藏于源自父母的先天之精中,生身之后藏于两肾之间的命门,二者主宰自身的生命活动,也主宰孕育下一代的生殖之精;(3)命门,生命之门,是命火团聚伏藏之所.生身之前居于源......
作者:郭晓东;曲道炜;郑洪新 刊期: 2013- 05
-
关于中医“肾应冬”理论内涵的探讨
通过分析当前对“肾应冬”理论的不同认识,提出“肾应冬”的本质内涵,对于正确把握“肾应冬”的本质内涵,以及对认识临床生殖泌尿系统季节性发病的病理、诊断、预防养生与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覃骊兰;蓝毓营;马淑然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探讨
- 2 史宏中医辨治少弱精子症经验
- 3 温阳通络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
- 4 肿瘤转移的“痰毒流注”理论形成基础及实践意义
- 5 关于含朱砂制剂中游离汞的研究
- 6 复方黄连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7 电针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症状的影响
- 8 东乐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 9 辨证统一体系的创立
- 10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之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中西医研究进展
- 12 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配合绝对卧床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 13 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型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同型半胱氨酸、雌二醇及睾酮的相关性研究
- 14 亚麻子油对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15 健康人四季面色的变化及其与室内外温度的相关分析
- 16 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黏附、侵袭病理机制影响的探讨
- 17 妇科药对的研究(Ⅲ)--妇科药对的应用与作用特点
- 18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 19 三部脉象同步检测与单部脉象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 20 痛风病常见证候的发展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