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活血化瘀药物临床配伍规律探讨
活血化瘀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而且有规律可循.但要用好、用活这类药物,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其临床配伍应用规律.本文就此,略作探讨.......
作者:曾庆明 刊期: 2001- 09
-
预防食复机理探析
食复指热病初瘥,因饮食不节而致原病复发.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食复的病因,防食复多主张饮食调理,禁食酒肉,适食清淡之品.现代观点认为,G(+)茵感染所致发热的复发,与其L型茵的返祖有关,饮食失当,体内摄入过多的赖氨酸利于L型茵的返祖,故热病初愈应禁食赖氨酸氨基酸评分高的食物,抑制L型茵的返祖,从而减少复发.......
作者:李可建;李冬梅 刊期: 2001- 09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学病机探讨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代研究,探讨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即气血不足,营卫失调;脾胃虚弱,湿浊内生;痰瘀互结,脉络阻滞,并论述了该病机的临床依据.......
作者:刘健;郑志坚 刊期: 2001- 09
-
辨证论治思维探源
中国历史上虽然缺少西方科学研究的结构分析传统,但是却有着极为悠久的观物取象传统.既然成为传统,则必有极大的力量使人们去奉行遵循,在相当长的时空范围内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作者:门九章;常存库 刊期: 2001- 09
-
经络循行线是如何确定的
对于任何学说或理论,如果不充分了解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就不可能对它作出正确的评价.如果要想正确理解与评价古代经络学说,必须首先搞清楚经络循行路线究竟是根据什么确定的?下面,让我们先从较为单纯的络脉循行路线的形成过程谈起.......
作者:黄龙祥 刊期: 2001- 09
-
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以关幼波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理论,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及辨治总纲,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法汤剂治疗;对照组11例,干扰素3Mu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0%,对照组显效率45.5%,治疗组中35例检测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与Ⅳ型胶原(Ⅳ-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及P<0.01).板层素......
作者:齐京;关幼波 刊期: 2001- 09
-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从文献、临床、实验以及多学科等方面对岭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该地区温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证治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阐明中医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探索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辨证论治规律.......
作者: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曾征伦 刊期: 2001- 09
-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1升清降浊法治疗便秘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我们认为在肺、脾、肝、肾四脏.......
作者:张燕生;刘仍海;李微;薛雾松;高晓光 刊期: 2001- 09
-
高血压病从络论治探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病愈来愈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鞠大宏;韩学杰;谢雁鸣;于向东;王永炎;沈绍功;周文泉;王安民 刊期: 2001- 09
-
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e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各被公认的病原因素、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在不同证候中的患病率及其差异.方法:143例HCC患者分成气虚血瘀证组(69例)、气滞血瘀证组(74例),对两组患者病原因素、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进行比较.结果:HCC小于50岁、疼痛、弥漫型和巨块型患病率及AFP20-200ng/ml阳性率,气滞血瘀证组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P<......
作者:周小舟;郭振球;杨正望;黄献平 刊期: 2001- 09
动态资讯
- 1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的运用
- 2 电针足三里对肉芽组织病理学表现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试论《伤寒六经病解》《伤寒启蒙集稿》《余注伤寒论翼》的关系
- 4 益气活血利水法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肾功能的动态影响
- 5 阳虚质成因论析
- 6 运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体会
- 7 慢性病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理论探析
- 8 郑启仲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
- 9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创刊以来刊载文献的统计与评述
- 10 益母草与马齿苋配伍对早孕大鼠不完全流产子宫出血的影响
- 11 双参通脉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 逍遥散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35例
- 13 复方双苓止泻散对腹泻大鼠小肠黏膜AQP4表达的影响
- 14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SAQ与生化指标相关研究
- 15 徐寅平辨治失眠的经验
- 16 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17 补肾健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腿痛60例临床观察
- 18 中医学关于老年睡眠生理的认识
-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48例
- 20 中药复方抗抑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