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学关于老年睡眠生理的认识
生长壮老已是大自然的规律,人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其睡眠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老年睡眠生理既反映老年的生理状态,也反映其衰老的程度.本文根据中医文献的记述,就中医老年睡眠生理加以概述,以飨读者.......
作者:许彦臣;刘艳骄 刊期: 2012- 04
-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佚方考
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源于王叔和《脉经》,但更接近王叔和《脉经》原貌.敦煌《亡名氏脉经》残卷存方计13首,惜已残缺,但其中7首方剂即桂枝汤、葛根汤、摩风膏、瞿麦汤、滑石散、平胃丸及前胡汤记载详实,易于辨识,在考证王叔和《脉经》古佚医方方面提供了重要线索,弥足珍贵.......
作者:刘喜平;李沛清;辛宝;张侬 刊期: 2012- 04
-
寒疫论治
通过对历代文献关于寒疲的研究,分析了寒疲从感受非时暴寒出现的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逐渐发展成为感受具有寒邪性质的疫疠之气引起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体现了中医对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并深入探讨了寒疲的特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等,以期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范逸品;刘鲲鹏;王乐;曹洪欣 刊期: 2012- 04
-
略论《脉镜须知》学术特色及价值
清代歙县医家梅江村代表作《脉镜须知》脉学理论切合临床,精练实用,对中医脉诊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后世医家对其知之甚少.本文首次对《脉镜须知)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其学术特色及价值,对发展和充实中医脉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刘洪;曾莉;李文林 刊期: 2012- 04
-
论刘完素对气化理论的认识与发挥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医家,其治学重视《素问》,精研运气气化之道.在吸收前人认识的同时,对于中医气化理论进行了积极地革新与发挥.主要体现在其重视人体心肾水火气化、基于运气学说创新病机理论、发挥玄府概念、重视解郁治法等方面.刘氏在中医学术发展方面,影响深远.......
作者:陈曦 刊期: 2012- 04
-
论四焦八系理论体系及其临床价值
古代由于解剖学局限,对人体的划分主要基于脏腑功能及大致部位将其分为上、中、下三焦,缺乏对颅腔和位于颅腔内的脑及其所支配的神经系统的认识,一直以来,将脑系统的功能归属心主神明及其他脏腑.本文结合现代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四焦,即顶焦、上焦、中焦、下焦,每一部分包含相应脏腑体系,即顶焦包含神系、髓系,上焦包含心系、肺系,中焦包含肝系、胃系,下焦包含溲系、衍系.在三焦基础上补充了脑和其支配的神经系统以及生......
作者:仝小林 刊期: 2012- 04
-
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斗”、“升”辨
“斗”和“升”作为计量单位,有着10倍的容量之差,本不该混乱,但在一些中医古籍中用错的例子比比皆是.今考查法藏敦煌中医药卷子,从文字的演变和产生混淆的原因两方面对“斗”、“升”二字作鉴别,并从3个方面阐述由此带来的影响.......
作者:钱婷婷;沈澍农 刊期: 2012- 04
-
中医“时行感冒”的理论演进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日趋恶化,自然界“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的非时之气频繁出现,时行感冒这种因时邪疫毒侵犯人体引起的时行疾病也多为流行,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普通感冒更为严重,且已受到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考证历代医家对“时行感冒”这一中医病名的含义,了解时行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临床上诊治感冒的过程中能更准确地使用时行感冒这一诊断用名,更正确地辨证施治.......
作者:范津博;苏晶;孙霈;叶永生 刊期: 2012- 04
-
试论《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
目的:在“食饮有节”的原则指导下提出并探讨能够指导人们进行饮食调节与养生保健的具体方法.方法:从谨和五味、食不偏嗜、食不过量、食知所宜、食无所犯5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进行探讨.结论:这些内客对于研究饮食养生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现代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焱 刊期: 2012- 04
-
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策略体系探讨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提出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策略体系,加强宣传防护和自我保健意识,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同时加强防治结合,针对已病个体的体质差异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该体系主要包括精神调摄、科学饮食、生活规律、避免辐射、综合治疗和防治转移6个方面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发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作者:边静;马科;周丽萍;马治国 刊期: 2012- 04
动态资讯
- 1 奥沙利铂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以血痹论治析
- 2 周宜轩痹证从虚辨治经验
- 3 中医疫病概念考
- 4 四逆散治疗阳郁便秘探讨
- 5 平肝祛瘀方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影响的研究
- 6 针刺配合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 7 国内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文献的质量评价
- 8 吴敏治疗甲状腺结节合并乳腺增生经验
- 9 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 10 《未刻本叶天士医案》燥润结合法运用探究
- 11 心痹胸痹心痛病名及治法演变初探
- 12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疗效观察
- 13 半夏中的活性成分生物碱及其蛋白基因研究
- 14 基于文本挖掘的抑郁症当代中医主要学术思想探析
- 15 清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表达的影响
- 16 补益正气治疗痹症初探
- 17 谈滑寿《诊家枢要》对脉诊的贡献
- 18 鸡鸣散的临床应用
- 19 张简斋“胃肾相关”理论探析
- 20 肺气虚证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