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传统藏象理论的科学本义和现代藏象理论模型
1五脏中心论的本义和科学性传统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人体功能的基本思路是从自然到人体、从整体到脏器组织,再到气.从整体层面上考察,人体首先是一个物质、能量的摄入、利用,并排出代谢产物的生物有机体,这一生理过程是其他生命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终止即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08- 08
-
从司外揣内论中医诊断方法
司外揣内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揣,即揣测,是根据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揣测生命运动所处状态的逻辑(理性)思维活动.是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辨认,形成感性认识,进而发现并归纳本质属性的生命状态与表现于外在现象的固定联系,形成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象比类进行归类判断,从而完成了以形正名的过程.中医诊断方法的望、闻、问、切就是基于体表与体内脏腑的密切关系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
作者:高洁 刊期: 2008- 08
-
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藏象的生物学基础又可以称为藏象实质,是关系到中医药发展的大问题.已有多位学者结合现代科学提出了多种假说.在此我们提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把内环境的自稳态作为藏象生物学基础.......
作者: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 刊期: 2008- 08
-
援物比类思维方法在中西医学中的应用
通过回顾中医文献,参考古代和现代中西医家的治疗经验,分析援物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和中西医临床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援物比类作为一种思维导向无论是在中医学还是在现代医学中都有其重要价值.......
作者:孟宪泽;崔健 刊期: 2008- 08
-
略论中医常理与变异
1中医尊经的传统与创新的探索时代在变迁,新的疾病也不断出现.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就必须不懈地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不断根椐实践要求进行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实践创新就是由理论创新所推动的、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反过来对实践创新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瞿岳云 刊期: 2008- 08
-
论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医方剂学的影响
西学东渐始于17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的西方,在经济及文化发展上都有了向海外殖民扩张的能力和需求.对于中国的学术界而言,这种外来的思维模式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科学视野,推进了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西方科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中医以及中医的各个方面.......
作者:黄鑫;黄华;黄涛 刊期: 2008- 08
-
中医产后养生理论初探
中医养生的目的在于提高身体健康的素质,基于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产后康复正需要介入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产后生理的特点为多虚多瘀和气血失衡的关系,产后养生方面有寒温适宜、讲究卫生、均衡饮食、劳逸结合、保证乳汁质与量等.......
作者:陈卉华;马艾菲;温佩文;张雪亮 刊期: 2008- 08
-
活血化瘀药对脑挫裂伤血瘀证的疗效机制研究
脑挫裂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的器质性损伤,其治疗是防止脑损伤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加重脑损害,提供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使部分受损脑细胞恢复机能.脑挫裂伤后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有较高的血小板活化状态,出现了血瘀证改变.......
作者:陈永斌;阮玉山;黄李平;陈业强;李山;谭源福 刊期: 2008- 08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探讨(一)
目的:筛选并确定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证候相关因素,探讨其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甲亢证候判别规则,以此为参考辨证标准对临床资料进行辨证,然后应用统计方法结合专业知识筛选证候相关因素.结果:从190个指标中筛选出20个指标,其中症状指标15个,舌脉指标5个.结论:所选出的证候相关因素简洁,符合甲亢的临床实际.......
作者:德学慧;倪青;高齐健 刊期: 2008- 08
-
中医长短脉检测方法的研究
通过医生盲法切脉与脉象仪测脉结果的对比分析,统计分析了医生切脉时指感为无脉搏搏动时的界限定量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初步建立了一套长短脉客观量化研究的方法,确定了判断中医长短脉的阈值范围.......
作者:汤伟昌;刘聪颖;赵宇平;贾新红 刊期: 2008- 08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脏腑辨证辨治发挥
- 2 瑶医学术特色探析
- 3 田德禄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经验
- 4 焦虑症中医证候多元分析初步研究
- 5 “心病治肾”在心血管病证治疗中的作用
- 6 不同宿疾罹患老年风温肺热病后传变特点探讨
- 7 巴蜡丸治疗骨结核机制探析
- 8 补中益气丸对脾虚大鼠能量物质及AMPK的影响
- 9 丹参注射液对退变颈椎间盘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 岭南地区中老年人群痰湿质、气虚质、平和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 11 论《内外伤辨惑论》用药炮制内涵
- 12 中医医院文化管理指标体系架构初探
- 13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 14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观察
- 15 葛根素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 16 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 17 《内经》发病观及特点探要
- 18 温下法和温涩法对UC大鼠结肠EGF含量的影响比较
- 19 肺纤维化常见中医证型研究
- 20 《回回药方》脾胃病诊治特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