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第3期文章
  • 白虎汤发汗刍议

    白虎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阳明热证的主方,在温病学中是治疗气分热证的代表方.历代医论或医案均有不少温热病证用白虎汤后汗解而愈的论述,如吴有性、张锡纯、曹颖甫和赵绍琴等大家的著作中对白虎汤发汗理论及相关医案均有记载.石膏性微寒,有辛透凉散作用,白虎汤应非大寒方剂,其发汗退热效著,与石膏凉散透表之力相关,故认为白虎汤治疗温热病证当属卫气同治之法,即温热病证即使邪到气分,犹可透热达卫由汗而解.......

    作者:许春蕾;张雪亮 刊期: 2015- 03

  • 肾虚-痰瘀-酿毒-病络——中医对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病病机认识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失连接”疾病,属于中医“健忘”、“文痴”、“呆证”等范畴.目前早期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少系统的论述和总结.故通过总结中医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肾虚-痰瘀-酿毒-病络”为老年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病机,补肾化浊、解毒通络是老年痴呆早期治法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年性痴呆早期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中医药的早期治疗和......

    作者:张占军;王永炎 刊期: 2015- 03

  • 探析《妇人规》妊娠病论治特色

    通过对《妇人规》中妊娠病及张景岳安胎之法的归纳浅析,阐述其论治妊娠病的学术思想特色.如安胎之法不可执,需详查寒热虚实,不可拘泥古人所谓“安胎圣药”之说;预防调理治未病,从调补母体、滋养父气、妊娠寡欲三方面入手,以培补胎元,体现了张景岳辨证论治、未病先防的治疗特点.......

    作者:蔡晓彤;郭瑞华 刊期: 2015- 03

  •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西医从神经递质、电活动、离子通道及基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产生一系列病因学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历时已久,对其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西医研究结果都提示偏头痛病因病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疾病恰可以从中医辨证执简驭繁中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重新审视本病的中医证候,结合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观点,并以经方小柴胡汤化裁,拟定“和解止痛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赵德喜;杨金梅 刊期: 2015- 03

  • 君相二火之探析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而少火又分为君相之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奉天宣行,相火守位禀命.君相二火互为轴轙,君为相之使,相为君之守.君相为病,互为销蚀,相火亢进,易扰心神,君火过极,引相妄动.君火与相火在生理上互根互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二者相互制约,彼此协调以使周身和平,形与神俱.对君相火的认识,历代医家各有不同,探讨颇多,歧义纷呈,故笔者对君相二火进行了探析.......

    作者:谢平金;温俊茂;廖璐 刊期: 2015- 03

  • 万密斋“寡欲”养生思想管窥

    寡欲是我国历代医家与养生家所提倡,尤为道家所推崇的养生方法之一,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密斋则荟萃诸家之长,认为“寡欲”养生就是要抵制各种美色、美食的诱惑,控制性欲和食欲,固守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即生殖之精与水谷之精,并指出节制性欲就要远色断想、涵养德性,戒色节欲、惜精守精,损益得当、调血固精;控制食欲重在谨和五味、护养五脏、固护脾胃.......

    作者:文颖娟 刊期: 2015- 03

  • “中医”名实考

    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其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称谓.具体应用大致有以下情形:中医生以“医”相称,中医学以“医”或“医学”相称;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谓之“中医”;中国医学谓之“中医”;宫廷御医与中国医学以“国医”相称;中等医生谓之“中医”;“中庸之医”谓之“中医”;区别于西医谓之“中医”,或称为“华医”、“旧医”;中医学以“传统中医学”相称.......

    作者: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刊期: 2015- 03

  • 论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理”与“法”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前人对奇经八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理法方药较为完备的奇经辨证理论体系,故分别从“理”与“法”两个方面探寻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的内涵与思路.“理”,即叶天士奇经辨证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理论的继承及奇经与脏腑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法”,即叶天士奇经辨证的诊法及治法,主要探析叶天士治疗奇经病独具特色的“通补奇经”治疗大法.......

    作者:科尔沁夫;桑小普;韩暄;孙晓光 刊期: 2015- 03

  • 平人四时脉年节律研究

    目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探讨平人四时脉年节律变化情况,认知平人四时脉变化规律.方法:在2年的时间内,以每月下旬的节气为时间节点,采集863例次平人双手6部脉的脉诊信息,应用余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小二乘回归分类分析.结果:四季的脉图通过脉图参数是可分类的;脉位、脉力与天地数据,即日照角度、日落时间、气温等呈现出同步、规律性变化,说明脉位随四季同步变化更明显.......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刊期: 2015- 03

  • 六邪合五脏论析

    依照张仲景“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所言,提出“六邪随其所喜而得之,五脏随其所不喜而为病”的理论,认为六邪常以2种形式影响五脏而致病:一是六邪各应四时五季而对应五脏,二是六邪对五脏各有所喜,发病各有所偏.故把握六邪特点,针对四时气候,依照邪气所喜五脏之顺次,指导立法、遣方、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熙林;马维骐;刘丽霞 刊期: 201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