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学中的关系理论探析
提出“关系理论”概念,认为中医学继承古代科学的认识方法,重视综合,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目的,而西医学继承现代科学的认识方法,重视分析,以认识事物实体为目的,造成了中医学理论的根本差别。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病因学说和治则治法学说,都是建立在关系理论基础上的。......
作者:吴昌国 刊期: 2001- 01
-
肾与耳关系探析
肾与耳的关系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论作肾开窍于耳,而对于肾与耳的深层关系却论述不足。从专科角度而论,肾与耳窍的关系尚表现在肾主耳;肾为听觉之本;肾助耳司平衡;耳为肾之外候等方面。本文仅就肾与耳的生理病理关系做一探讨,不当之处,敬望斧正。 1 肾主耳 肾主耳,是指耳以肾为主,肾有主宰耳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活动的作用。肾主耳是通过肾精、肾气对耳窍的温养作用来实现的。一方面,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耳......
作者:王永钦 刊期: 2001- 01
-
论虚邪
虚邪之名,首见于《内经》,而且论述甚多,概念明确。略后亦有论及,如《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但愈后则论及较少,概念似亦渐趋模糊,更缺乏较系统的专题研讨。笔者认为,不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应用方面,虚邪都是一个不容忽视并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特以此为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边玉麟 刊期: 2001- 01
-
《黄帝内经》发病观及特点探要
联系有关原文全面论述了《内经》发病观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邪气入侵与发病,正气强弱与发病,机能过用与发病,体质差异与发病,机体状态与发病。并强调指出,《内经》发病学思想有两个鲜明特点,即整体综合的病因观和内外相应的发病观。......
作者:罗家发 刊期: 2001- 01
-
温肾活血法中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MCF-7细胞株体内外的研究,揭示温肾活血法中药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药物血清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FCM检测各组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体内实验观察药物对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温肾活血中药血清在培养液中浓度为10%、20%和30%时,对MCF-7的体外生长抑制率达22.7%、33.1%和37.4%(P......
作者:刘胜;吴雪卿;陆德铭;唐汉钧 刊期: 2001- 01
-
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
火热病邪有外感与内生之别,其为病既可迳犯于脑,扰乱神明,闭塞清窍,化火生风;又可灼液伤津、生痰致瘀、壅滞气机,引起继发性病理变化。二者皆是热性致脑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因此,清热泻火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丁元庆 刊期: 2001- 01
-
从脾胃的生理特点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组方结构
消化性溃疡其病位在胃而与肝脾相关。溃疡病的存在更易导致胃、肝、脾功能失调。在溃疡病治疗过程中,应结合脾胃之生理特点,用理气活血、凉润通降、健脾化湿之药合理组方,达到脾胃纳运相协,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从而利于提高溃疡病的愈合质量。......
作者:贾风新;李桂 刊期: 2001- 01
-
黄芪并葛根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并葛根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葛根素分步静点,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7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尹翠梅;郭俊杰;刘亚丽;吕蕾;徐秀峰 刊期: 2001- 01
-
160例爪甲色诊与甲床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爪甲色诊与甲床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关系。方法: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160例淡红、淡白、深红、青紫4类爪甲色泽者进行甲床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并同步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分析。结果:4组甲色比较,爪甲红润组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爪甲淡白组Tab/Tag明显升高,而[Tae-Tab]/Tag显著下降;爪甲深红组以1/2[Hb+Hd]/Tae和[Tae-Tab]/Tag显著升高为......
作者:袁肇凯;黄献平;范伏元;程韵梅 刊期: 2001- 01
-
小脑梗塞、出血与中医病、证、症相关性探讨
从医学影像学角度研究小脑梗塞、出血与中医病、证、症的相关性,旨在将中医脑病的研究和颅脑的解剖、生理病理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医病、证、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收集11例小脑梗塞、出血患者实时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和CT分析与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小脑梗塞、出血与中医病证眩晕密切相关,与中医中风病有一定的联系,并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从属于中医症眩晕范畴,这对目前认为小脑出血从属于中医中脏腑范畴结论[......
作者:王进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论清透养三法在卫气营血辨证中的综合应用
- 2 先秦中医泌尿、生殖生理概说
- 3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 4 清代名医周学海籍贯辨析
- 5 咳喘宁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T-1和NO含量的影响
- 6 对中医现代化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 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 8 杨士瀛五脏辨证思想研究
- 9 《黄帝内经》治疗原则与《孙子兵法》作战原则的一致性比较
-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 11 糖尿病辨证分型历史与现状
- 12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 13 顾乃龙治疗肿瘤用药初探
- 14 李发枝谈方证辨证
- 15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探析痹症临床辨治规律
- 16 浅论治湿八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 17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8 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NOS mRNA表达及补肾药的调整作用
- 19 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
- 20 《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溯源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