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郭立中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辨析方法
郭立中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真寒假热证并非只有在疾病危急关头才出现,而在慢性杂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病中亦普遍存在,因此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辨析疑难杂病真寒假热证的方法.首先全面细致地认识所有症状,分清证候是否有寒热独自分布特点,留意证候之间有无寒热矛盾情形;证候表现复杂迷离时,抓特异症以断寒热真假;寒热症状真假疑似时,舍症而以舌脉为凭据;后还要参考病因、体质情况、治疗经过以综合进行分析.......
作者:刘新学;张瑾枫;贺晓婷;朱叶萍;郭立中 刊期: 2015- 05
-
冠心病:一直被忽视的热证
结合证候实质研究成果指出,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但以往一直被忽视.交感神经兴奋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证候实质研究成果表明,热证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热证是冠心病的重要证候;冠心病的热证一直被忽视,冠心病的热证为什么被忽视?冠心病确有虚寒证,交感神经兴奋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其性质是“热”.但“热”的程度低,远不足以出现“热、黄、稠、干、动”等热证的常见表现,因此被忽视不难理解.但在冠脉狭窄的前提下,这......
作者:陈小野;屈伸;邵晶晶;于峥 刊期: 2015- 05
-
从心肾论治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性疾病与心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治疗的方向应在传统的肾肝脾辨治领域中引入心肾相交学说,在补肾调周基础上进行调心养神,同时顺应新医学模式体系,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同步进行生物学及心理学治疗.......
作者:杨丽娟;周惠芳 刊期: 2015- 05
-
《全生指迷方》茯苓丸及其应用初探
《全生指迷方》茯苓丸由半夏、茯苓、枳壳、风化朴硝4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行气散结之功,在临床适用于痰湿壅滞脏腑、流注肢体筋脉以及痰气结聚所致的各种病证,是治疗湿痰证的代表方剂之一.......
作者:张洁;潘桂娟 刊期: 2015- 05
-
孙一奎学术思想渊源探析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明代是医学大发展的时代,而孙一奎正是明代众多医家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位.他融会儒、释、道三教之理,首倡“医易同源”之论,以太极之说演绎医理,其治学以《内》、《难》为宗,对历代前贤诸说持公允之论,反对门户......
作者:张宇鹏;杜松;尹玉芳;于峥 刊期: 2015- 05
-
寒热药相伍的意义探析
药物四气即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分别是《素问·至真要大论》及《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四气用药基本原则.古今名方中,寒热药相互配伍者甚多,故就寒热药配伍的意义作一探讨,认为寒热药相伍具有协调阴阳、分治寒热、制性存用、反佐药用4方面作用.......
作者:聂晶 刊期: 2015- 05
-
杏苏散非治燥剂
杏苏散是否为治燥剂历年存在争议.故首先详细分析杏苏散的组成及药物的性味和功效,指出方中惟有杏仁苦温而润,又处在大剂辛苦、燥剂之中,其“润”的作用难以发挥;然后通过阐述吴鞠通对杏苏散病机作出的相应回答,提出其病机为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与小青龙汤之机相同;后对“辛以润燥”的治法进行了阐明.故从以上3方面说明杏苏散非治燥剂而应是解表方.......
作者:高黎;肖相如 刊期: 2015- 05
-
给邪出路理论促进糖尿病足“筋之血化”初探
糖尿病足创面往往深达肌腱,若治疗失当不但导致其变性乃至坏死,而且感染也会沿肌腱扩散,患者被迫截肢或失去生命.临床观察发现,在给邪出路理论指导下,局部创面引流通畅的部位,创面处变性但尚未完全失去活性的肌腱表层可见散在分布的新生肉芽岛,并逐渐生长与周围的肉芽相接,终裸露的肌腱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完全覆盖,此现象可称之为“筋之血化”.经过此过程后创面上有上皮生长,终伤口愈合.由此可知,给邪出路理论必须贯穿糖......
作者:徐强;张朝晖;朱朝军 刊期: 2015- 05
-
论脾虚是结直肠癌能量代谢障碍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病机
脾虚证是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证候.脾失健运呼吸链功能障碍导致低氧状态和HIF-1α表达增高,肥人脾虚产生的慢性炎症及释放细胞因子促进糖酵解,可能是结直肠癌能量代谢障碍,即瓦博格效应的主要原因.脾虚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的能量代谢障碍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健脾益气中药通过健脾化痰改善结直肠肿瘤细胞的慢性炎症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调控肿瘤微环境,抑制EMT,改善结直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作者:徐文娟;孙学刚 刊期: 2015- 05
-
复方益气化痰方辨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辨治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气化痰方及其拆方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指标如治疗时间、症状缓解时......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欣康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 2 微型癥瘕与器官纤维化
- 3 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临床进展
- 4 清开灵及有效成分对培养大鼠缺血损伤神经胶质细胞分泌NGF的影响
- 5 新疆地区27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 6 搜络活血与润血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探讨
- 7 脑络欣通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干细胞及相关调节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 8 中医对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的认识
- 9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总结谢海洲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临床经验
- 10 风药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与探析
- 11 盐酸川芎嗪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 12 舌与五脏六腑相关论
- 13 “阳明脉衰”与皮肤衰老的关系探讨
- 14 针刺活血固冲化乳癖
- 15 张锡纯对阿司匹林的应用探析
- 16 中医肝脏辨证标准规范化研究——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
- 17 熊胆粉减少脑缺血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 18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病机研究
- 19 论体质类型与致病因素的脉象特征
- 20 试论中医术语隐喻英译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