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第8期文章
  • 从中医思维角度再论心肾相交与水火既济

    近年来,对心肾相交与水火既济这个论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是学术界一个共同关注的论题.讨论的范畴也极为广泛,有从内涵、外延论者,有从历史源流论者,有弓l据易理阐发者,也有依据当代的逻辑思维分析者.......

    作者:谷建军 刊期: 2009- 08

  • 冠心病与脏腑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脏腑关系失调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方法:根据脏腑相关的理论,分析心绞痛发作的病因与肝、肾、脾、肺之关系.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机制是错综复杂的,心绞痛病因不止与心有关,更与引起心绞痛发作的气滞、血瘀、浊阻、寒凝、热结等标证有重要关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重视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的本证,又要注意心脏本身的病变,更要重视肝、肾、脾、肺等脏腑病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高申 刊期: 2009- 08

  • 《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证特征与应用思路探析

    1大承气汤方证特征1.1在中主宿食固结化热证中的大承气汤分别治疗痉病、腹满、宿食、下利、产后恶露不尽,其方证似乎很复杂.其实,张仲景的主要着眼点是用之治疗腹满、宿食、下利三病,而三病之中又聚焦在宿食病.至于痉病、产后恶露不尽乃是大承气汤的拓展应用.......

    作者:赵国平;林轶 刊期: 2009- 08

  • 武威汉代医简辨证论治理论思想探析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一座墓葬里出土,共有医药简牍92枚,是一部古老而完整的医药方书.......

    作者:毛照海;李国福;张慧;徐建平 刊期: 2009- 08

  • 中医证候量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析

    针对中医证候量化问题,坚持中医学理论特色,基于按标准化程序对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方法并进行实际应用的评估,可为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强的评价工具.......

    作者:张华;刘平 刊期: 2009- 08

  • 《伤寒论》对复杂病机、证候及治则解析

    1复杂病机形成证候兼夹所谓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如果病机复杂,那么由不同病机产生的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即构成了证候的要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形成了的合病、并病及证候兼夹.......

    作者:段颖哲;傅元谋;王米渠 刊期: 2009- 08

  • 100例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舌温研究

    目的:探讨心病瘀血舌患者的舌温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心病瘀血舌患者、30例心病非瘀血舌患者、30例非心病瘀血舌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SAT-HY6000A红外热像仪拍摄红外热像舌图进行舌温测量.结果:①心病瘀血舌组的舌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及心病非瘀血舌组(P<0.01);②心病5组血瘀证型的舌温差异显著(P<0.01);③心病不同瘀血舌质间舌温差异显著(P<0.01).结论:舌温的测量......

    作者:林雪娟;陈群;刘梅;莫传伟;王剑;武哲丽 刊期: 2009- 08

  • 四逆散治疗脾胃疾病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四逆散原为治疗少阴病阳郁不伸所致的热厥证而设,后世多将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疏解少阳之剂,并化裁出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等著名方剂.笔者喜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疾病,兹将个人认识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力强 刊期: 2009- 08

  • 慢性浅表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Fas表达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病症[1].......

    作者:张春燕;张玉峰 刊期: 2009- 08

  • 中医外科用药特色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外科学包括的范围是指发生于体表,一般肉眼可见、有形可征及需要以外治为主要疗法的疾病.故从传统上乳腺癌、直肠癌、甲状腺癌、皮肤癌、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癌、部分软组织肉瘤等等,属中医外科病范畴.......

    作者:何秀兰;王沛 刊期: 2009-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