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心肾交通的理论研究

    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宗旨,从发生学的角度澄清了心肾交通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脉络,例证了心肾交通理论及其在现代临证方药运用中已走向虚化和泛化,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心肾交通理论不宜在中医临证方药中运用.......

    作者:徐静;孙英霞;张俊龙 刊期: 2008- 01

  • 试论卫气的科学基础

    1来源关于卫气的来源,各家有争议,有卫气来源于上焦说、中焦说、下焦说,有来源于三焦说等.追本溯源,从原文分析,卫气来源于三焦说更为合适,即卫气者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根于下焦.......

    作者:张秀玉;郭义;郭永明 刊期: 2008- 01

  • 从运气学角度论肝病的防治

    1与肝病发生有关的运气变化1.1岁运系统的变化岁运太过:岁运太过之年,气候变化规律表现为本气偏胜,所胜之气受损的特点;其发病规律是本气之脏偏盛而病,所胜之脏受损而病.木运太过之年,气候变化表现为风气偏胜,风动木摇的表现,而人体发病则是肝木本身及其所胜之脏脾土的病变.......

    作者:薛辉;王庆其;陈晓 刊期: 2008- 01

  • 浅议桂枝汤与中风表虚证

    桂枝汤为中第一首方剂,被后世尊为群方之首,其主治之证后世亦多认为是中风表虚.今细读之经文,始觉张仲景本意并非如此.麻黄汤治疗伤寒表实证,桂枝汤治疗中风表虚证,这似乎已成为我们中医界的定论.......

    作者:王洪涛;洪玫;王文聪 刊期: 2008- 01

  • 四象医学的心之概念

    1前言韩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经典学派和四象学派.所谓经典学派就是以、、等东医和中医经典著作为基础的既存的韩医学.经典学派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对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病理机理的认识,对病因、疾病分类和诊断方法的认识等,均与中医学理论相似,有关脏腑论和营、血、卫、气、精、神、津液等生理机理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尤为相同.......

    作者:李黎;鲁兆麟 刊期: 2008- 01

  • 《黄帝内经》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简析

    两汉时期可能有多部专述理论的医书,很可惜大多已经亡佚了,而惟一流传下来的确立了中医基本理论框架,成为后世中医学的理论源头.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也是在中终完成的.......

    作者:张宇鹏 刊期: 2008- 01

  • 李振华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病机学思想诊治举隅

    李振华教授是卫生部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擅治疑难杂证,且尤对脾胃病的诊疗独具特色.基于脾、胃、肝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相互间的特殊关系,提出脾易虚、胃易滞、肝易郁的发病特点及脾宜健、胃宜和、肝宜疏的治疗特色,关键还在临证中常将上三法熔于一炉,灵活机动地用其独特的辨证用药,治疗常见及疑难脾胃病证疗效颇佳.......

    作者:郭淑云 刊期: 2008- 01

  •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不同OCSP分型证候要素的特征

    本项研究通过动态比较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病不同OCSP分型患者证候要素量化评价及不同组合.探讨中风病病与证的关系.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病例来源及纳入病例:来自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中风病患者.......

    作者:谢颖桢;马洪明;程平荣;赵振武;徐俊峰;李焕芹;邹忆怀 刊期: 2008- 01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证候辨证与客观指标相关性探讨

    1研究对象1.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依据美国ADA及神经病学会1988年SanAntonio会议[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临床症状、临床体征、电生理诊断、量化感觉评测和自主神经功能评测.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其中至少1个方面异常方可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段伟松;高长玉;杨东宁;张艳景;常庚;王培培 刊期: 2008- 01

  • 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辨证论治思考

    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RS)的中医病理机制,论述PTC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原则.......

    作者:李秋梅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