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从《中外卫生要旨》看近代岭南医学养生思想的变迁

    《中外卫生要旨》汇编了大量“中外先哲”的养生要语及西医卫生知识,在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养生精髓的同时,也介绍了近代西方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了西方医学关于生理卫生的理论及新式养生观念.该书除论述中外相通的养心与运动方法外,具体提到了中西融合之饮食调养、饮食营养与消化的一些生理知识,如细分食物的化学成分,茶叶的化学成分等.指出了居处日光的照射、空气的流通、水的清洁与用水卫生、公共环境的洁净等与人的健康有密切......

    作者:唐思诗;潘毅 刊期: 2018- 10

  • 民国名医祝味菊对中医药抗感染的认识

    民国名医祝味菊(1884-1951)结合西医对中医诊疗感染性疾病做了系统阐释.在其遗存的230余例医案中,有40余则中医治愈感染性疾病的案例,并提出感染性疾病“三因鼎立”的病因学说,认为用抗生素不是抗感染的惟一方法,细菌感染后的某些症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人体抗菌的反应,张仲景六经是诊疗一切外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总结.依据《伤寒论》创立了“五段八纲”学说,认为《伤寒论》是通过系统扶助人体正气来抗......

    作者:农汉才 刊期: 2018- 10

  • 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刍议

    现代社会由痰湿体质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脉诊作为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同病异治”的辨证依据.笔者通过3种与痰湿体质关系密切的脉象——滑脉、弦脉、涩脉,来探讨痰湿体质不同阶段的脉象变化及特征.滑脉多见于痰湿证的初期,是痰湿患者的常见脉象;弦脉则见于痰湿日久、阳气始衰、生发不利的病证;涩脉见于老痰、顽痰、久病精亏血少、气血郁滞、变证......

    作者:徐刚;魏红 刊期: 2018- 10

  • 象思维的思维特点探析

    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常被哲学家划分为非理性思维,但我们认为象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运作的特点,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非逻辑思维为主导的一种思维方式.象思维主要包括物象、意象、大象三个层次,物象层次中以直觉思维为先导,以逻辑思维为核心;意象层次中主要运用类比思维和直觉思维;大象层次中主要运用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等.大象层次是象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的关键所在,这个层次具有主客融合、体......

    作者:张翀;杨化冰;王平 刊期: 2018- 10

  • 论乌头汤益气温阳蠲寒法对后世寒痹治疗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中医临床多运用经方治疗本病,本文将《金匮要略》中治疗寒痹之乌头汤的启示进行阐发.人体之气与阳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痹症的发生多为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等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方中黄芪与乌头的合用扶正而不留邪,体现张仲景益气以温阳蠲寒之治法,此种治法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益气药与温阳药相配伍且不拘泥于原方中的黄芪与乌头亦是对张仲景思想的灵活运用,在治疗寒痹时收效甚佳.......

    作者:张双;程发峰;李长香;杜欣;戚瑜清;刘姝伶;刘松楠;王庆国;王雪茜 刊期: 2018- 10

  • 基于复杂性科学论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

    鉴于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用药似乎并非是中医药学所独有,辨证施治也因为其作用非特异性而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在对中西医药学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他们却确有不同,是由于二者的不同认识方法所决定与形成的.辨证施治——状态分析与处理是一种“多因素非线性分析与处理”的认识方法,不同于西医药学的“单因素线性分析与处理”,是中医药学的大特色与优势.转变科学观念,充分认识辨......

    作者:罗超应;罗磐真;王贵波;李锦宇 刊期: 2018- 10

  • 中医“辨证”概念诠释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重要的学术特征之一.然而,“辨证”理论却是中医学中概念为模糊、争议多的理论,“辨证论治”所辨之“证”究竟所指为何?“辨证”与“辨病”又是什么关系?在历史长河中“辨证”理论是如何演进的?在临床实践中“辨证”理论又是如何具体运用的?这一系列问题始终都是众说纷纭,争议颇多.本文拟从“辨证”概念的辨析与理论学术源流角度,对中医辨证......

    作者:张宇鹏;尹玉芳 刊期: 2018- 10

  • 古代中医辨证论治骨肿瘤探析

    在查阅整理大量古代医学著作后,总结古代医家对骨肿瘤病名的沿革,有“骨睢”“骨疽”“石痈”“石疽”“骨瘤”“石瘤”“肉瘤”等.而主要的病因病机则以“寒邪之气积聚肌肉、经络”“肾气虚损,毒邪凑骨”“气血凝滞于骨”“热毒积聚”为主,治法以“温经散寒法”“补肾壮骨法”“清热解毒法”“行气活血法”为主.......

    作者:姜洋 刊期: 2018- 10

  • 中医对酒精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日益频繁,酒精性肝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患者发病暴戾,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本文通过对记载有关酒的古今文献分析,发现酒兼湿性易伤阳气,阻滞气机,困遏清阳;酒蕴成毒则发病迅猛,致病广泛,见证多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酒精性肝炎相关文献,发现脾胃虚损是本病的内伤基础,虚郁痰瘀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的演变规律,病情危重、变证多端是本病的特点.......

    作者:周刚;张扬;扈晓宇 刊期: 2018- 10

  • 腹诊在心脏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狭义的腹诊专指腹部触诊,广义的腹诊包括胸部及腹部的望闻问按触等诊疗手段.腹诊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心脏疾病诊疗中应用不多.通过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医学典籍及科研文献发现,腹诊在心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典型心脏疾病诊疗中可作为辅助诊疗手段应用于临床,通过局部视诊、触诊、叩诊等方法了解心脏气血、功能;在非典型心脏疾病诊疗中,腹诊可作为疾病鉴别手段,通过腹诊胸胁部和脘腹部判断心脏、肝、脾、胃、腹内压等情......

    作者:王宏芳;赵英强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