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宗气理论的研究进程与思考

    通过对宗气理论研究进程的考察,提出宗气理论的研究进程经历了形成、发展、充实、深入发展四个阶段,并由此指出以宗气理论研究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1)人身诸气的理论研究脱节;(2)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3)治法方药的研究与中医理论的脱节.......

    作者:王九龙 刊期: 2007- 06

  • 胰的位置、形态及功能的中医理论浅释

    1胰的位置、形态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包含西医学的脾和胰脏,早在《难经》中即已指出胰脏的初名称、形态及其功能.......

    作者:戴小良;刘小雨;王行宽;李国菁 刊期: 2007- 06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舌诊、脉诊信息在中医证候判识中的作用与意义

    1一般资料本研究针对355例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1]患者(均经B超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病例临床资料来自上海市传染病医院门诊135例和住院部159例,曙光医院住院29例,普陀区中心医院住院32例.......

    作者:张琴;王磊;都广礼;邱宏;刘平 刊期: 2007- 06

  • 四逆散临床经验数则

    四逆散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原治少阴病热化的四逆证.此后,历代医家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减衍化,发展了它的使用范围,更多地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脾失调证.《和剂局方》之逍遥散,《景岳全书》之柴胡疏肝散,即由本方化裁而成,在内、外、妇、五官科应用广泛,疗效堪称满意.......

    作者:尤建良 刊期: 2007- 06

  • 补肾降压方对高血压病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作用机理的研究

    1一般资料及分组本课题97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来自广州荔湾区中医医院及广州市中医医院,补肾降压水煎剂组67例,对照组30例,住院病例不少于2/3.根据诊断标准、纳入病例标准、排除病例标准进行选择,符合条件者入选.针对2003年12月~2006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李俐;唐东晖;梁志敏;刘颖;薛庆海;韩学杰 刊期: 2007- 06

  • 李振华论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病机与证治

    李振华系河南名老中医,他在多年的医教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尤对脾胃气虚导致慢性胃痛的诊治独具特色,现将其论述如下.......

    作者:郭淑云 刊期: 2007- 06

  • 通阳复脉、益气活血中药改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教学医及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作者: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 刊期: 2007- 06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特点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关节疾病,80%发病于35岁~50岁的人群,其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通常把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称为老年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表现、西医诊治及中医证型等方面都有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不同的特点.我们对老年期发病的RA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发病年龄在20岁~56岁的中青年......

    作者:马立新;刘凤芹;张学军 刊期: 2007- 06

  • 活血化瘀中药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异位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大鼠EMT动物模型,将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实险组每日以每ml含生药3.25g的中药溶液按26g/kg/d灌胃,连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小于实验组(P<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异位组织增殖.......

    作者:余晓辉;何珍;张雯娟 刊期: 2007- 06

  • 通心络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nmatoid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迄今原因未明,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李振彬;杜志峰;杨志霞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