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刘完素妇科学术思想初探

    刘完素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中之一.刘完素对妇科的研究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以下简称《宣明论方》)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了妇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并载方62余首.刘完素对妇科疾病的研究深刻反映了其“主火论”思想,以“六气皆能化火”的学说阐释了对妇科疾病的诊治原则,同时强调肝脾肾在女性不同阶段的重要性,提倡因人因时制宜,而且还对中医辩证施治有独到见解并主张法不拘古.在月......

    作者:李丽;杜惠兰 刊期: 2017- 10

  • 发手束悗疗法探讨

    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原文为依据,发掘出“发手束悗”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手法,其操作核心在于重力压迫脐旁腹主动脉和腹股沟股动脉并快速松手,使热感产生和下传.对于该手法的中医治疗机理,依据《内经》冲脉等条文入手,认为寒气客于冲脉,痹阻血脉,需用温热驱寒治血脉.又由于冲脉是巨脉不能针刺,于是施以手法使热气通、血气行.其治疗机制的现代研究方面,主要是改善病肢微循环、调节交感神经网络,加快脊柱椎管......

    作者:傅平;黄智远;樊效鸿 刊期: 2017- 10

  •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舌诊之异同

    舌诊早载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伤寒杂病论》首开以舌象变化指导疾病处方用药之先河,后代医家陆续对舌诊进行补充,但舌质舌苔的论述混淆,直至明清时期才得以明确区分及不断完善.故从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角度出发,通过辨寒热、辨津液盈亏、划分疾病传变、指导治疗与用药、判断预后等方面阐述舌诊在该两门学科运用上的共同点,通过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舌诊在该两门学科运用上的差异.......

    作者:吴清梅;鲁玉辉 刊期: 2017- 10

  • “肾着”病名考辨

    通过对甘姜苓术汤理法方药分析得出肾着病的发病与五脏相关,其根本在肾;其临床表现虽多,但均为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肾之外府所致,用药体现“见肾之病,知脾所传,当先实脾”“下病上取”“先后天资生”等思想,这些思想无不与肾有关,故张仲景将该病命名为肾着病,是杂病脏腑辩证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作者:林连美;李云海;刘建忠;田玉美 刊期: 2017- 10

  • 益气开窍清心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理论刍议

    老年性痴呆病属于本虚标实,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病机虚实寒热的不同,“虚、痰、火”是导致痴呆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年高者身体机能退化,气虚生痰、痰迷清窍、久郁化火,针对不同疾病阶段我们提出“益气、开窍、清心”的治法,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随证化裁.远志散出自《圣济总录》,全方由远志、茯苓、人参、石菖蒲、黄连组成,切中痴呆虚、痰、火的病机关键,是治疗痴呆的有效方剂.故就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以及具......

    作者:孙中莉;王明杰;王丽娟;王飞;李斌 刊期: 2017- 10

  • 吴鞠通易学象数学思想应用探析

    清·吴鞠通作为温病四大家之一精通易学象数学,并创立了著名的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故试从易学象数学应用角度入手,分析吴鞠通“含三为一”的三才观、“八卦”“六十四卦”等易学象数学思维模式,并进一步阐述吴鞠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妙用象数,将医易相结合的特色象数思维模式用于中医理法方药各个方面,使学者真正认识到医者象也、数也、无所不通,而后可以言医的医易内涵,以期对学习中医有所帮助.......

    作者:张福利;姚帅 刊期: 2017- 10

  • 中医“矢气”学术源流探析

    矢气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咳在小肠则表现为矢气;其次是张仲景在阳明篇“转矢气”的虚实病机认识,用承气汤试探“转矢气”“不转矢气”,从而避免误下伤正,后世医家通过临床辨证认为矢气与脏腑、湿浊内盛有关.......

    作者:潘赐明;李振汉;吴元洁 刊期: 2017- 10

  • 孤抄本《养生必用方》考

    《养生必用方》全称《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作者为北宋名医初虞世,今宋刻本不传,仅存清-叶廷琯抄本.该书刊行之后被多种方书引用,笔者对比各家引文发现,现存孤抄本在抄录过程中存在内容缺失的情况,并非足本,佚文中保存了一些临床宝贵的验方和治法,亦保存了部分文史资料,在孤抄本基础上补充、恢复《养生必用方》全貌,对于现代临床验方的应用以及古代文献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娇;万芳 刊期: 2017- 10

  • 论清解宣透肺卫法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

    根据临床实际,结合温病学理论,综合各家之言提出目前治疗外感热病初期多重视苦寒清热解毒方药,但该法易致寒凝闭滞,外邪不易透达.明确提出外感热病初起多为外邪从口鼻而入,易侵袭肺卫致肺失宣降、表气郁闭,辩证属邪郁肺卫证.采用清解宣透肺卫方药随证加减可有效治疗该病证,所研制的清解宣透肺卫方药银花平感颗粒(金银花、生麻黄、杏仁、生葛根、虎杖、生甘草)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具有安全有效特点.系列研究明确提出清......

    作者:万海同;杨进 刊期: 2017- 10

  • 慢性心衰病大气下陷证与中气下陷证探析

    从临床观察出发,认为在慢性心衰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大气下陷证和中气下陷证,二者症状表现与治疗确有不同.在慢性心衰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气”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故从慢性心衰大气下陷证和中气下陷证的渊源、临床表现、应用辨析其异同,提出二者的代表方升陷汤和升降汤各有其特点,并从方剂的组成、功效方面阐释在不同的心衰阶段如何遣方用药,为临床辩证化繁从简作初步探索.......

    作者:罗庆盛;张刚;刘炜 刊期: 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