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诸病源候论》痰病论括要与发挥
分析《诸病源候论》全书痰病诸候并参以其他医籍之论,提炼和发挥该书的痰病思想:(1)痰病病因分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和瘀血阻滞等3种;(2)痰病病位为停于胸膈、伏于膏肓而成顽痰,为诸病根,难以祛除;(3)痰病病机总为痰停胸膈,伏于膏肓,三焦痞涩,气机奔逸;(4)痰病病候,类为浸渍脏腑、冲于经络、涩滞荣卫、内外合邪、流于胁肋等5种.......
作者:许大剑;潘桂娟 刊期: 2014- 04
-
浅析《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
虚劳是以脏腑衰退、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的总称,历代医籍对其病因有许多不同的认识,而《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颇具特色.通过研读、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认为《理虚元鉴》对虚劳病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即先天禀赋、母基父楯为要,外来病邪、预防扶正为主,内生之邪、撙节情志为首,不内外因、医药之用当慎.......
作者:侯江淇;夏洁楠;张琰琨;王国为;徐世杰 刊期: 2014- 04
-
从《内经》相关理论探讨老年性失眠的论治重点
笔者结合《内经》中的相关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对老年性失眠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老年性失眠的中医理论根基与营卫运行理论密切相关,一是营卫气血衰弱,二是卫气运行失常.其病机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既与五脏功能衰退均有联系,又以肾气虚衰为关键,同时在治疗上应注意用药重点不能忽视斡旋气机、调理脾胃的作用,以此对老年性失眠的论治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李高申 刊期: 2014- 04
-
甘露消毒丹立方本旨探析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分析甘露消毒丹的组方思路.该方用药升降同施、宣导并用,着眼于给邪气以出路,注意恢复气机的流通,是临床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方剂.并探讨了甘露消毒丹与三仁汤的联系与区别,对甘露消毒丹证的病因病机、功效、主治症状及临床运用进行了重点阐述.通过以上论述旨在进一步挖掘甘露消毒丹的丰富内涵,更好地掌握其辨证规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 04
-
袁枚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乾隆三大家.他心胸平和淡泊、自由洒脱,一生喜欢读书写作、游历登山、品茗种花,对饮食颇有见地,首次提出饮食卫生安全的理念.袁枚的生活习惯与情趣爱好蕴含着顺应自然、调和情志、饮食调养、起居有常、动静适宜等多种养生保健方法,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情致高雅的生活方式值得人们学习借鉴.......
作者:周路红 刊期: 2014- 04
-
《伤寒论》或然症与水湿之邪的关系
《伤寒论》中涉及或然症的条文有5条,后世医家多着眼于这些或然症的用药规律研究.对于张仲景诸多方证中,为何只有这5条或然症条文?这些或然症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性吗?这些问题鲜有人提起,笔者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作者:姜侠;闫方杰;李毓秋 刊期: 2014- 04
-
中医疼痛的病机以及辨证论治
目的:辨析中医疼痛的病机,探讨疼痛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疗疼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学方面的典籍如《内经》等,结合中医临床治疗疼痛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疼痛的病理机制包括有“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经络气血病变和心神状态都会对机体疼痛产生影响.中医治疗疼痛,主要以“实者祛其有余、虚者补其不足”为原则.结论:疼痛产生的病机较为复杂,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分析疼痛产生的原因,对症施治.......
作者:杨建生;周生花 刊期: 2014- 04
-
八段锦导引法对脏腑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阐述中医导引法的发展简况及其文献记载,简述八段锦的渊源和动作特点,分析八段锦每一式动作所对应的脏腑及其功理功用及可以缓解的症状,说明八段锦对生理生化指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和康复作用,为更合理和有针对性地选练八段锦的动作提供依据.并指出在治未病和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应结合中医理论,充分发挥八段锦所具有的强身健体、防治某些症状和疾病的作用.......
作者:代金刚;曹洪欣 刊期: 2014- 04
-
肾象解
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医学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特有思维方式,象思维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医体系之中,“立象”是其典型特色.中医应用象思维完成了其独特的体系架构,以此指导应用其效虽经千年而无不验.就此通过对《黄帝内经》所载部分肾脏所应之象从解剖象、阴阳象、五行象及社会官制象4方面一一剖析,溯本求源地探讨其缘何立象,以援证中医象思维非无本之木亦非空想而来.......
作者:董野;鞠宝兆 刊期: 2014- 04
-
试论“开”、“合”、“枢”与抗风湿经方应用
运用临床基础研究的方法,从六经阴阳离合运动“开”、“合”、“枢”的角度分析抗风湿经方的组方原理,并指出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阳、少阴为枢病,“开”(开合之开)病一定要用宣散或升提之大法,而“合”(开合之合)病一定要用沉降之大法,少阳枢病用和解法,少阴枢病用温阳法.......
作者:马桂琴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子午流注开穴法释疑
- 2 中医理论对藏医、蒙医理论的影响
- 3 升降理论与胆石病
- 4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后神经元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108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 6 虎耳草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 7 民国名医祝味菊对中医药抗感染的认识
- 8 《温病条辨》与《临证指南医案》方证源流探讨
- 9 张士舜辨证辨病治疗癌症经验
- 10 黄芪活性成分QST、QT对CHOnl细胞M1受体及其偶联G-蛋白结合活性的影响
- 11 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
- 12 朱良春治疗肿瘤扶正思想探析
- 13 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治疗研究进展
- 14 围绝经期女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思路刍议
- 15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探析
- 16 即时按摩法快速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 17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 18 中医药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
- 19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 20 从三仁汤看湿热治疗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