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外科学范畴中的“寒热”观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外科学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淀,学术发展的过程充满了理论争鸣与认识修正.其中,关于疮疡发病的“寒邪致病论”和“火毒致病论”两种观点具代表性,学术分歧表现的为突出.由于中医外科学传统上归属广义疮疡的范畴,如何理解疮疡发病的“寒热”观点,建立中医外科学范畴的“寒热”观,直接关系到对中医外科学的理论阐释和疗效优化,更重要的是,透过理解中医外科学一般证治规律,有助于对中医学中一些基础而......
作者:王伏声 刊期: 2014- 10
-
沈尧封与《女科辑要》述要
清代医家沈尧封潜心医术数十年,所撰《女科辑要》2卷,部帙虽小,于经、带、胎、产以及杂病证治,汇集历代医家精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因而颇切实用而获后世医家推崇.故本文从作者生平述略、学术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对后世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女科辑要》进行了勾勒.......
作者:苏静;刁作彬;杜晓明;徐世杰 刊期: 2014- 10
-
从证治变迁探析真心痛证治规律
真心痛是中医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病死率较高,故深入挖掘中医古籍,系统整理真心痛证治源流势在必行.唐宋时期真心痛多从“外”立论,首开分型论治先河,明清时期全面发展了对真心痛的认识,近、现代更是从多角度研究真心痛,对真心痛的认识与现代西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认识趋于一致,对更好地掌握真心痛的证治规律、指导临床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苏润泽 刊期: 2014- 10
-
《见心斋药录》及其文化传承特色
《见心斋药录》为清代医药著作,故对《见心斋药录》成书年代、书名、作者及著作所属类别等进行了考证,同时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对该书所蕴含的药店文化特色进行了分析.认为《见心斋药录》目前被归为本草著作是不恰当的,该书的主要特色并非体现在本草学价值上,而是体现在其能够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医疗情况、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药后护理、医学知识的普及及传播方式等信息,对后世研究晚清药店文化对中医药学知识的传播及......
作者:张稚鲲 刊期: 2014- 10
-
《内经》的医学研究方法与中医科学——在第十四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关于中医的科学属性,现仍有许多学术问题说不清,即使中医专业学人也多不知其所以然.由此对近几十年中医西化现象听之任之,习以为常,乃至“三人成虎”以假为真.其实,对于医学概念、理论及其中西医的差异,主要是医学研究方法学问题.由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采取的是“经典引申”的发展模式,经典是源,后世是流,流之浩然不改其源,从源便可知流.今谨从《内经》讨论中医的医学研究方法,以期对解读中医概念、中医理论有所裨益......
作者:烟建华 刊期: 2014- 10
-
明清著名医家对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探讨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清时期气机升降理论盛行,对其重视的医家甚多,其中张景岳、李宗源、黄元御、周学海等系统阐释气机升降之理,为后世医家辨证论治以及遣方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笔者从张景岳探究升降之理、李宗源用药升降法度、黄元御中气升降立论、周学海论升降出入为详尽等4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阐发4位医家对气机升降理论理解的深刻内涵.......
作者:刘瑞;花宝金 刊期: 2014- 10
-
论运气学说与眼科治法
在中医诊疗体系中,运气学说有一定价值,眼科作为临床学科注重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在《审视瑶函》、《银海指南》等眼科专著中,有专篇讨论运气学说对眼病诊治的影响,故从流行性目病天行赤眼的论治、据六气变化辨眼病痛机、三因制宜论治目病等方面对应用运气学说论治目病进行了阐述.......
作者:盛倩;庄曾渊 刊期: 2014- 10
-
李杲脾胃内伤热病临证经验小议
探讨李杲在《脾胃论》中描述的两种较有特色的脾胃内伤所致热病,即热中证和大汗泄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内容,并从脾胃受损则诸病由生的视角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阐释.......
作者:李菲 刊期: 2014- 10
-
从《内经》气化理论解析中药气味学说
气味是中药性能、效用的根本属性,中药气味是历代医家通过无数的临床实践和切身体会总结、提炼出的关于认识中药、运用中药的规律性认识.基于《内经》气化理论,有助于我们对中药气味的产生、气味学说的认识论基础,以及基于气味学说的用药基本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对中药四气五味及其主治作用乃至药物配伍机制开展深入探讨,进而系统发掘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提高临床对于中药特性的认识和运用效率.......
作者:陈曦 刊期: 2014- 10
-
从黄帝雷公问对探讨中医理论特质
《黄帝内经》中有一干人等,包括黄帝、岐伯、伯高、少师、少俞、鬼臾区、雷公等数人.若论地位尊卑,黄帝君尊,岐伯等位于臣侍.若在于医道,则岐伯、伯高等为帝师,雷公为帝徒.因此,黄帝尊岐伯为“天师”,而雷公数次自贬为“小子、细子”.岐伯至雷公,医已三世矣.《灵枢》中的经脉、禁服、五色等3篇,王冰本《素问》末二卷(23、24卷)共7篇,全为黄帝召见雷公,为之发蒙解惑传道授业之行迹.......
作者:刘洋;于峥 刊期: 2014- 10
动态资讯
- 1 脾阴溯源求真
- 2 从瘀热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机演变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3 中药协定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 4 参虎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5例
- 5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症状体征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
- 6 IgA肾病的治疗与研究
- 7 温肾活血法中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体内外生长的影响
- 8 曲骨平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0例临床疗效观察
- 9 自拟消糜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 10 大半夏汤证辨析
- 11 新疆地区27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 12 加味三妙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 13 通络灵透皮疗法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步研究
- 14 中医隐喻思维规律刍议
- 15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6 五运六气临床思路探讨
- 17 薛伯寿名中医治咳验案五则
- 18 固肠止泻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MPO和病理学的影响
- 19 泻南补北法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探讨
- 20 麻疹病机与五运六气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