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第12期文章
  • 沈括首论“右肾命门相火”之刍议

    相火一词首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当今大部分学者基本认为首论“右肾命门相火”之相火论者的是刘完素.故以《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中关于“唯北方有二,曰玄武,太阳水之气也;曰螣蛇,少阳相火之气也……在于人为肾,肾亦二,左太阳水,右为少阳相火”的论述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与相火有关的文献,从“沈括首论‘右肾相火’”及“《梦溪笔谈》之右肾亦当属‘命门’”等方面论证首论“右肾命门相火”者当为沈括......

    作者:林炜濠;邓力 刊期: 2017- 12

  • 戊戌年(2018)五运六气养生要点之我见

    五运六气是阐释自然、生命与疾病时空规律的中医经典理论,故以五运六气基本格局推演为基础,综合考量戊戌年(2018)的交节时间、岁运太火、寒水司天、湿土在泉以及四时主客、节气物候等时令特点,分别从起居、运动、情志、饮食及防病重点等方面对2018年12个月(公历)的应时五运六气养生要点给予建议,如1月宜留意风热时袭、心肝内扰,2月留意升发较盛、肝胆火旺,3月留意春萌迅速、内热易扰,4月谨防倒春寒,5月留......

    作者:杨威;王国为;冯茗渲;申力;黄毅 刊期: 2017- 12

  • 海派中医辨治心悸病证学术思想探析

    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名医云集,各学术流派在不同层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财富.其中,各流派医家对心悸病证的认识不断深入,各自总结及阐述了心悸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故通过探析海派中医医家诊治心悸病证的学术思想,以促进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期待更多的学者从不同层面关注、发掘和整理海派中医各医家存留的文化遗产.......

    作者:刘金涛;方水林 刊期: 2017- 12

  • “健脾柔肝”法论治小儿声带小结的理论探讨

    目前表明小儿声带小结发病率可高达16.9%-30.0%,是引起小儿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随着耳鼻喉科检查技术的发展,对小儿声带小结的诊断不甚困难,但由于就诊人群的特殊性治疗较成人更棘手.临床多以补益肝肾、宣肺利咽居多,故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角度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通过对声带、声带与肝脾关系及论治分析、遣方用药等方面阐述,提出“健脾柔肝”在小儿声带小结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特别强调在全身症状不明显的情况......

    作者:张丽红;许周洁;闫蕾;贾德蓉 刊期: 2017- 12

  •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中医证治策略

    目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EMsleepbehaviordisorder,RBD)是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预测因子.本研究探讨RBD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施治的相关方法,为早期防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中医理论依据.方法:总结、归纳历代医家理论、经验,整理出RBD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证治策略.结果:RBD发病肾精受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虚”,内风、痰浊、瘀血等邪气上扰心脑致使神明不安是“实......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崔应麟 刊期: 2017- 12

  • 《金匮要略》论治月经病的学术特色

    《金匮要略》是现存早专篇论述妇产科的古籍,开创了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奠定了中医妇科学的基础.故对《金匮要略》妇人病3篇进行分析,得出妇人月经病在发病方面以气血亏虚、感寒积冷、气机郁滞为主,瘀血为其致病关键.治疗上,张仲景一方面以气血为总纲,活血、补血、祛瘀各类治法具备,重视血与气的辨证关系;另一方面多从肝论治,清肝、疏肝、暖肝、养肝、柔肝诸法并举,注重“肝脾同调”,时刻不忘顾护脾胃,同时善于变......

    作者:尚玉洁;卢苏 刊期: 2017- 12

  • “悲”的内涵解析及其中医临床应用

    通过文字学、中医情志学说及现代心理学多角度对“悲”进行释义并解析其内涵,并对“悲”进行了如下定义:“悲”是由分离、失去所爱(丧失)或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挫折失败)而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与体验.中医情志论强调情志与脏腑间的关系密切,故从气机与脏腑学说对“悲”与脏腑功能活动关系进行释义.基于此,论述了“悲”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了解“悲”的致病性,发挥“悲”的治病性,可提高临床疗效也为中医情志......

    作者:李志荣;杜渐;王昊;巩亚男;徐祥芸;刘珍珠;杨秋莉 刊期: 2017- 12

  • 疝气病位探析

    疝气俗称“小肠串气”,是指肠腔的一段突出于腹壁、腹股沟或从腹腔下进入阴囊的疾病,即现代所称的疝气病.疝气属于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妊娠妇女,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均有一定的危害,久延不愈更可危及生命.故基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杂病广要》等文献的论述,提出“疝气病位重在肝而非独在肝”的观点.通过整理归纳疝气相关文献,总结出疝气的病位在肝,亦在肾、脾、任脉.根据各病位引起疝气的病机特点......

    作者:徐亭亭;骆文斌;史话跃 刊期: 2017- 12

  • 《脉法赞》脉学用语刍议

    《脉法赞》收录于王叔和《脉经》,是早期有关寸口脉诊法的重要文献.故结合历代学者论述,对文中一些存在争议性的内容(“官”“府”“关前一寸”“人迎”“气口”)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官”指左手脉所主与血关系密切之脏,“府”指右手脉所主与气关系密切之脏;“关前一分”位属寸部,为关部入寸之分界,又可代指寸脉;“人迎”“气口”在早期对比诊法发展为寸口诊法的进程中,经由“阳明-心”及“太阴-肺”的中介,所指由颈、......

    作者:谢洲;沈澍农 刊期: 2017- 12

  • 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探微

    针对历代医家以“阴虚盗汗”作为《兰室秘藏》所载“当归六黄汤”主治病机的论述提出商榷,以阴虚内热非自汗、盗汗之惟一病机,当归六黄汤非仅治盗汗证为论点,通过详细分析《兰室秘藏》《脾胃论》所栽“当归六黄汤”相关条文原意,探求李东垣立方之旨,提出当归六黄汤所治病证应为湿热内蕴三焦,热更盛而湿不著,湿热蕴蒸,伤阴津而未耗肾液之汗出异常症.“湿热阴伤,汗出异常”才是“当归六黄汤”主治疾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邱敏;邹文娟;陶劲 刊期: 201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