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黄帝内经》目诊理论探讨
中医目诊理论是中医望诊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详细记载且颇受重视,其中虽无目诊专篇,但从散见于该书各篇中有关目诊的内容来看,其论述甚为全面而精辟.本文试从目诊理论基础、目诊诊法内容、目诊临床意义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黄帝内经》目诊理论,认为《黄帝内经》目诊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医诊法中见微知著、司外揣内的整体诊断思维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目神、目色、目态、瞳......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2- 08
-
从脉络学说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提出气阳虚乏、络瘀水停、络息成积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血水”同治分消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制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与芪苈强心胶囊组方概述辨证分型与处方用药,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袁国强;李彦霞;魏聪 刊期: 2012- 08
-
“毒损脑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机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中药及针刺治疗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毒损脑络”学说的内在相关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为毒邪内生,损伤脑络,脑神失养,神机失守.......
作者:韩经丹;王珏;富苏;范吉平 刊期: 2012- 08
-
中医心理学“心”的概念剖析
中医心理学是以“心主神明”、“形与神俱”为其指导思想的,因此“心”是中医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心主神明”中“心”的概念具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学所说的心有着本质的差别.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从“心”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来看,也有助于对“心”的概念的认识.“心”的概念引入《内经》,成为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之一,归纳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神明”和“主血......
作者:杨秋莉;张伯华;孔军辉;王克勤 刊期: 2012- 08
-
明清笔记中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
选取明清时期近50本史料笔记,发掘其中关于瘴病的文献记载,从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明清时期民间对瘴病已经有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对瘴病的概念、症状、病因、病机、预防及治疗都有丰富的记载和讨论.梳理笔记里的瘴病概念及病因病机,为中医学界关于瘴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
作者:张星 刊期: 2012- 08
-
“治未病”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干预探讨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作者:王建玲;罗银河;赵童童 刊期: 2012- 08
-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对中医眼科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其创立的中医理论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文阐述了《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对中医眼科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丽霞;高健生;侯乐 刊期: 2012- 08
-
护场源流初探
护场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概念,而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只是提出了关于护场形成的一些现象,对于其理论阐述尚欠完善.临床中发现,在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外科疮疡类疾患中,通过中医中药的干预,能够使得“邪”得到固定而丧失扩散功能,从而促使疾病向愈.本文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点滴撷菁,从而对护场的源流及其形成发展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徐强;张朝晖 刊期: 2012- 08
-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加钙尔奇D、骨化三醇,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加骨化三醇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L2~L4腰椎BMD水平、股骨颈BMD水平和血液中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结果改变.结果:治疗组的腰椎(L2~L4)、股骨颈BMD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前......
作者:刘宇宁 刊期: 2012- 08
-
林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药应用
林兰教授是我国著名糖尿病专家,行医40余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提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为法,酌情用温经通阳药物,效果显著,对其常用9对药物进行浅析与同仁分享.......
作者:李光善;任志雄;倪青;林兰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中医基础理论视觉化的探讨与研究
- 2 复方中药血清对四氯化碳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 3 五行配五脏关系研究
- 4 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 5 编次分类方法在《内经》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与思考
- 6 三种针法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5-HIAA含量的影响
- 7 “升阳解毒”治疗慢性湿疹刍议
- 8 论脾虚证现代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 9 长圆针疗法治疗非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10 中医解剖知识确认的藏府结构和功能
- 11 冠心病血瘀证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 肾络通对糖尿病肾病大鼠podocin、 CD2AP的影响
- 13 《冷庐医话》中的慎药说探析
- 14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试析王冰论疫
- 15 自拟祛风止痛汤治疗34例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疗效观察和护理
- 16 针刺对卵巢早衰患者性腺激素及体重的影响
- 17 “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力的影响
- 18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70例临床观察
- 19 从《黄帝内经》看腧穴蕴义
- 20 《内经》思维方式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