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论“心为阳中之太阳”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早见于《内经》.对于其意义有学者认为是解剖部位结合五脏阴阳属性分配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其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本文试分析了心阳病变对于机体的变化情况,学习了以此理论为指导的一些治疗方法,同时收集了目前关于“心为阳中之太阳”的相关研究.后结合《内经》中相关摄生理论,探讨了夏季养心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的措施.......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 刊期: 2013- 01
-
《黄帝内经》中“十度”诊法总则初探
纵观中医诸多诊法可从两个层面剖析庞繁的诊法体系,一为“诊之法”层面,即诊察技术的方法;二则为“诊之道”层面,即诊察规律的法则,为“诊”的本源.在《内经》中明确提出的“诊有十度”可以重新构建中医诊法理论框架.在“十度”中,前五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主要论述“诊之法”,对脉、藏、肉、筋、俞5种知识结构采用望、闻、问、切手段进行诊察,并提出其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五度(度阴阳、度上下、度民、度......
作者:杨杰 刊期: 2013- 01
-
麻疹病机与五运六气关系探讨
为探讨麻疹病机与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1950~2009年60年全国各地经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麻疹临床病例共计4920例,基于60年麻疹临床报道文献探讨麻疹病机与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五运六气变化不仅影响麻疹的发生且影响麻疹病机,其病机随运气变化而相应变化.麻疹多在运气变化剧烈出现异常温热之气之年发生,其临床病机表现为肺胃二经热毒壅盛,外可兼挟风寒、风热、湿、燥热之邪伤人卫表,......
作者:卢红蓉;马晓彤;吴新明;李菲 刊期: 2013- 01
-
《黄帝内经》中数字“三”的文化内涵钩玄
《内经》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凝聚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数字“三”在《内经》中的应用相当普遍,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体现了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人与天地相参”后世发展成为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三”是中医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象数,可代表成数、东方、春季、天地人三才、三元模式、通于肝.......
作者:金珏;王灿;赵心华 刊期: 2013- 01
-
“肝主枢”理论探析及临证发挥
从“枢”字本意出发,以肝寓阴阳、胆系于肝、肝主升发等理论为切入点,揭示“肝主枢”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枢转气机的生理功能,明确阴阳不相交接或逆乱以及气机的运动无度为肝不主枢的病理特点,进而提出枢滑机脱、抑其机运,枢涩机滞、助其枢导的治疗原则,对于深入研究“肝主枢”理论为临床疑难杂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扬;扈晓宇;杨芳 刊期: 2013- 01
-
曹颖甫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探讨
曹颖甫为民国时期著名医家,以善用经方著称.其治学方法包括文本研究与临床实证两方面,通过经文互参、比较证候之间差异,通过文本细读、医理推敲,探究仲景深意,通过临床实践验证经方疗效.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实事求是、客观谨慎的学术精神.......
作者:李楠;高飞 刊期: 2013- 01
-
五论“病机十九条”
源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历来被医家所重视,今人却因对其义蕴理解的偏差而渐已忽视.为澄清和提高对病机十九条的理解和认识,笔者从五个方面一一论述,以期有助于病机十九条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
作者:邱宇星;冯文林;陈俊琦 刊期: 2013- 01
-
乳腺增生症与乳腺癌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乳岩是发生在乳房部的肿块,坚硬如石,溃后状如岩穴者,现代医学称乳癌或乳腺癌,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1].而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在中医属于“乳癣”、“乳癖”、“乳痞“及乳中结核”等范畴,好发于青年女性[2].......
作者:董敏;潘文;王晓萍;康开彪 刊期: 2013- 01
-
天王补心丹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天王补心丹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该方治疗崩漏、闭经、老年性阴道炎、围绝经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的情况.结果:应用该方治疗崩漏、闭经、老年性阴道炎、更年期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结论:天王补心丹对于因心血亏虚、心神失养、心火上炎而致各种证候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因该病机所致的妇科疾病时具有独到之处,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性.......
作者:杨弋;聂友源 刊期: 2013- 01
-
肝脾肾同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之临床疗效
目的:对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肝脾肾同调的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和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肝脾肾同调法对患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作者:刘洪波;肖跃红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硝矾散抗真菌药效学研究
- 2 藏象学与中医健康观念
- 3 免不1号对雄鼠免疫性不育症的作用
- 4 红景天苷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
- 5 推拿敷贴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 6 论肝郁致痹
- 7 利湿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57例
- 8 王晞星应用苇茎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肺炎性结节
- 9 从培补后天之本谈归脾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 10 胃炎Ⅰ号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 11 回阳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症临床疗效观察
- 12 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
- 13 加味三妙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 14 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 15 二十五昧珊瑚丸治疗癫痫68例临床疗效观察
- 16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17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 18 张德超治疗睡眠障碍验案5则
- 19 芎归六君子汤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 20 瑶医学术特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