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
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反映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得失(包括偏移)的能力,一般说来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者为寒凉,得到电子而放出热量者为温热;给出电子为碱为寒凉,接受电子为酸为温热,酸碱有强弱之分,故有四性,酸碱平衡者即为平性.笔者根据一些矿物药化学成分确定其酸碱性,再推论其中药四性,竟然与中医书基本相符!酸碱软硬理论同样适用于中药四性.事实证明中药四性完全可以和现代化学相统一.......
作者:盛良 刊期: 2004- 03
-
中医学的脏腑是解剖的脏腑
中医脏腑理论中的脏腑概念,来自古代的人体解剖,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是在人体解剖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临床上以及尸体解剖时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得来的.对脏腑功能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解剖观察错误和修理错误造成的.......
作者:石雪梅;朱光宇 刊期: 2004- 03
-
心痛五脏六腑相关论
古人所述心痛是否即现代医学所述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心痛与其他脏腑病变的关系如何?历代文献如何记载?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下面,首先从马王堆出土的2000多年前女尸解剖的病理分析说起.......
作者:吕志杰 刊期: 2004- 03
-
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ANP、ET、CGRP、NPY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40例气虚血瘀证患者、20例青年健康者及2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血浆ANP、ET、CGRP、NPY水平,并初步观察了这些指标在不同病种间的差异.结果:气虚血瘀证组血浆ANP、CG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血浆ET、NPY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气虚血瘀证心脑血管疾病组和气虚血瘀证其他疾病组血浆ANP、ET、CGRP、NPY水平......
作者:曾志立;李荣亨 刊期: 2004- 03
-
医学模式和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医学模式只会有一种.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的疾病过程,病与证都是对于人类疾病过程的认识,因此病与证必然有其内在的本质性联系.根据现代科学理论,阐述了医学模式的惟一性原理和病与证的统一性原理,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原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申维玺;孙燕 刊期: 2004- 03
-
白虎参汤加味治疗热厥验案
刘某,男,88岁,干部,长春市人,2002年5月17日初诊,门诊病例号:002051701.主诉:发热、咳嗽、痰黄1月余,手足发凉,大便秘结2周,头晕3d.......
作者:金东明;李周洹;王彩霞 刊期: 2004- 03
-
驱邪复正法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基础研究
驱邪复正强调驱邪,是指驱除邪气,恢复正气,用于治疗白血病,即选择性地杀伤白血病细胞,而不损伤患者的脏腑组织,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作者:陈楠楠;向阳;郭爱霞 刊期: 2004- 03
-
电针辅助主动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6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观察电针辅助主动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46例,电针常规对照组72例.结果:两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治愈患者所需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辅助主动运动治疗能缩短治愈所需时间.......
作者:李兆宏;沈欣 刊期: 2004- 03
-
王沛教授治肝癌临床经验总结
王沛教授集几十年临床经验,在肝癌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提出肝癌的基本病理特点为肝之体用失调,以及瘀、湿、邪毒的蕴结;治则以滋阴柔肝为主,健脾和胃消食贯穿始终,形成了善用鳖甲、青蒿、夏枯草、干蟾皮、生半夏等用药特色.......
作者:何秀兰;周而复;袁尚华;肖俐 刊期: 2004- 03
-
祛泻壮元袋治疗虚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祛泻壮元袋外治虚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病人60例,平均年龄47.72岁±I2.89岁,给予祛泻壮元袋外用;对照组病人30例,平均年龄47.33岁±12.04岁,给予补脾益肠丸口服,每次6g,3次/d,两组疗程均为60d,并与治疗前后分别行大便常规、纤维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等临床检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达......
作者:张先俊;王传良;鞠爱红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佛及止痛汤加味治疗胃脘痛186例
- 2 从《备急灸法》看灸法抗炎免疫特性
- 3 周惠芳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拾萃
- 4 王嘉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 5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 6 二十余年中医药在肾移植中的实验研究概况
- 7 张子和治疗睡眠疾病验案评析
- 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心系基础证诊断模型构建
- 9 抗纤Ⅰ号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10 浅谈血热型月经后期理论基础
- 1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治则探微
- 12 针灸结合模拟仿真测试评估测试评价训练系统(BTE PRMUS RS)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13 细菌感染诱导的COPD急性加重期大鼠模型炎症细胞的变化与意义
- 14 便秘新治
- 15 从中西医思维差异论述中医辉格问题解决之路
- 16 丹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
- 17 活血通络方在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18 积雪草酸阻断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19 翻译美学视域下《黄帝内经》回环辞格英译研究
- 20 《沈氏尊生书》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