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基础研究的现状
1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概念病是以病理学内容为核心的疾病分类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诊断模式,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证是以病机为核心的疾病分类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诊断模式,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作者:刘丽梅;陈琳;王瑞海;刘振丽;卢贺起;张玲;宋志前 刊期: 2009- 05
-
《黄帝内经素问》语词辨疑五则
1痿厥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本文所引原文及王冰注文皆出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影印明·顾从德翻刻宋本).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
作者:鲍良红 刊期: 2009- 05
-
对《内经》精气神理论的思考
精气神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精气神涵义非常广泛,但对于精气神所指的具体内容,历来没有严格区分哲学的涵义和医学的涵义.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笔者对中精气神的涵义进行研究并略有心得,愿与各位同道同享,以求指正.......
作者:郭海;龚婕宁 刊期: 2009- 05
-
《脉经》与《三指禅》比较的脉象特点研究
王叔和(以下简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著作,奠定了中医学脉学基础,但目前对脉诊法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结合计量系统研究中前6卷所有寸口部脉象的特点,并与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以简要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对现代脉诊法的意义.从一个角度反映作为中医脉诊法发展的历史阶段的意义.......
作者:王鑫 刊期: 2009- 05
-
HBV携带不同免疫状态中医证候的研究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不仅可引起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国内外对HBV感染免疫治疗策略已形成共识,但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防治HBV感染是我国独特的方法,中医药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大多数中药抗病毒的主要机制之一,其治疗优势在于辨证论治......
作者:杨丽莎;王秋萍;周劲刚;李胜联;蒋冬香;苏元英 刊期: 2009- 05
-
从肌浆网钙转运变化探讨心肌肥厚气虚血瘀证实质
心肌肥厚是心力衰竭的主要代偿机制和重要病理生理环节.对心肌肥厚走向心衰过程的干预可能成为防治心衰的新办法,其中重要机制之一是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钙转运功能,从而影响心肌细胞收缩一舒张功能,心肌肥厚的发展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具有关联性,肌浆网钙转运可能是研究气虚血瘀证实质的切入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衰提供新思路.......
作者:安超;农一兵;温志浩;林谦 刊期: 2009- 05
-
从痰瘀论治难治性白血病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药配合或辅助化疗治疗难治性白血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缓解率与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痰、瘀在难治性白血病的发病、病机转化、临床表现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立法的复方浙贝颗粒应用于临床收到良效,现论述如下.......
作者:李冬云;陈信义;侯丽;姜靖雯 刊期: 2009- 05
-
论脾虚证与缺铁性贫血的关联性
1脾与血的关系中西医对血的概念是一致的,都是指循行于血管中的血液.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是因铁元素的不足,终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中医认为,胃受纳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产生的水谷之精化生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进入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当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有充足的饮食可供运化时,化生的水谷精微充足则血的生成充足;若饮食摄入不足或虽摄入充足但脾的运化功能减......
作者:王建青;袁静;刘先华;周雪梅;朱春沁;程维克;张红梅 刊期: 2009- 05
-
中医胃脘痛的25个临床特征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历代医案中有1085种不同描述.本文以这些描述为研究对象,提取了25种胃脘痛的临床特征,其中许多内容是现代中西医权威著作所没有记载的.1定义胃脘痛的临床特征是指胃脘痛的牵及部位、性质和限定因素(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发生、加重和缓解时间).......
作者:闫丽芳;张启明;王义国;张明鑫;白舒霞 刊期: 2009- 05
-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构PPARγ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室重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体内、外实验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含量、PPARγ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治疗前MMP-9含量明显升高,PPARγmRNA与蛋白质表达则降低;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减少MMP-9含量及上调PPARγmRNA与蛋白质表达.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通过调......
作者:杨冬花;付蓉;卞震炯 刊期: 2009- 05
动态资讯
- 1 方剂命名目的性与原则性的探索
- 2 通督升阳法论治鼻渊病理论探讨
- 3 参麦注射液对乳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4 补虚通痹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凝血功能及IL-4、 IFN-γ水平的影响
- 5 海派中医辨治心悸病证学术思想探析
- 6 以瘀阻气虚论治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
- 7 丹参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机制
- 8 党参皂苷L1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 9 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
- 10 卫气营血辨证治疗痤疮经验
- 11 肾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衰老的基本病机
- 12 益气解毒软肝法治疗肝硬化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 13 将定性研究引入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尝试
- 14 冠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调脂作用的临床观察
- 15 汪受传消风化湿解毒法治疗异位性皮炎
- 16 《温病条辨》凉开三宝在疫病急救中的运用
- 17 中医禀赋学说探微
- 18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定经汤调节卵巢早衰作用机制研究
- 19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