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探析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临床证候的总和,其发生与体质差异、饮食不节、运动不足、七情内伤等原因相关;脾虚失运、痰湿内蕴为其主要病理环节,脾与代谢综合征证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临床中应当重视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以健脾助运、化痰祛湿为主要治疗大法.......
作者:相萍萍;王旭 刊期: 2015- 01
-
《婴儿论》学术价值与论治特色研究
《婴儿论》是在我国失传但曾在日本盛传的清代儿科著作.该书仿照张仲景《金匮要略》体例撰写而成,凡儿童所犯疾病无不论及,详细周密,涉及内科、外科、眼耳鼻喉等五官科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实为一部临床实用的婴幼儿疾病论治全书.本书治防兼重,所论切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重视四诊合参,尤以闻诊为见长,且运用独特的儿科三焦辨证方法诊治儿科疾病,其遣方用药既遵从中医经典,又结合历代儿科证治精华,以及大量的时方及......
作者:邓月娥 刊期: 2015- 01
-
徐荣谦小儿“少阳学说”学术思想探讨
少阳学说是中医儿科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也是中医儿科临床治疗特色理论之一.其思想内涵为小儿阴阳平衡是阳气占据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徐荣谦教授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把“纯阳”和“稚阴稚阴”建立在对立统一的“少阳学说”之中.认为其内容包括纯阳学说、潜涵、稚阴稚阳学说、纯阳而非孤阳等,包括肝肾同源、阴阳和、肝脾和,对少火学说与少阳学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指导临床......
作者:刘尚建;徐荣谦 刊期: 2015- 01
-
心神在情志活动中的作用探析
“心主神明”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命题.心神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高主宰者,掌控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它不仅主导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也主导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并在情志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情志活动中,心神以脏腑为生理基础,通过认知主导人体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体验,进而主导情志的产生,并影响着情志活动对脏腑的反映.......
作者:邵祺腾;李黎;杜渐;王昊;王克勤;杨秋莉 刊期: 2015- 01
-
试析《内经》三焦的歧义
《内经》三焦的概念有四:作为六腑的三焦,作为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排泄的3个部位,经络学说中的手少阳三焦经和病症名称.三焦的功能散见于《内经》多个篇章,从《内经》原文可以推断三焦当有形有质.关于三焦的脏腑相合理论,既说“肾合三焦膀胱”,又说三焦“是孤之腑”,不与其他脏器合.《内经》有关三焦的歧义性,催生了后世众多医家针对三焦的学术争鸣,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马作峰;姜瑞雪;黄密;牛志尊;王平;张六通 刊期: 2015- 01
-
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对身心损害巨大的精神类疾病,在漫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对精神类疾病有诸多的论述和治疗,也取得了一些疗效,但终究不能突破其瓶颈,迫切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而联合用药是近期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
作者:贾海骅;赵红霞;连智华;王仑 刊期: 2015- 01
-
以半夏厚朴汤探微汤宗明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
名医汤宗明教授认为,人体无论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生理结构还是功能变化,均有机地统一于气机升降出入之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与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调治疾病须重视调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畅气机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大法.调畅气机当根据气机失调的不同分类,运用药物的寒热温凉、升降出入之性辨证施治.并以半夏厚朴汤为例,论述汤宗明教授运用该方调畅气机治疗不同系统疾病并取得佳效的临证经验.......
作者:严兴茂;汤宗明 刊期: 2015- 01
-
壮医养生法则初探
在壮医学“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等基本理论指导下,从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摄饮食、解毒补虚、节欲葆精5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壮医养生法则,对丰富和完善壮医养生保健内容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振宇;庞宇舟;蓝丽霞;李永亮 刊期: 2015- 01
-
五运六气脉法之研究
脉诊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刘完素、李中梓等古代名医重视以人脉应于五运六气所至、所变,气口脉位、四时脉形、南北政脉法等脉诊法都与五运六气医理密切相关.以六气的主气次序来阐释寸口六部脉位,自金元后渐获肯定,成为气口脉位的经典阐释之一.天地之气随四时阴阳变化,脉象应之,不仅对脉形的四时变化描述更为细致,而且创制出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法,据不同节气、不同脉位的脉形变化判断病变特点及疾病走势.历代多从脉位、脉......
作者:杨威;于峥 刊期: 2015- 01
-
从古代文献探讨甲状腺肿的病因病机
通过梳理中医古代文献有关甲状腺肿病因病机的论述,认为本病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外感邪毒以及体质因素关系密切,而气滞血瘀、痰湿互结于颈前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作者:谢绍锋;黄莉吉;刘克冕;刘超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针刺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机制研究
- 2 姜良铎应用角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用药规律探讨
- 3 微汗法治疗肿瘤的理论探析
- 4 电针百会印堂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 5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 6 浅析现代医学科研设计与传统中医相左之处
- 7 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思考
- 8 痛泻二草方对肝郁脾虚型UC模型大鼠的防治及作用机制研究
- 9 精制清开灵注射液对内毒素致大鼠多脏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10 关于建立运动中医学学科的思考
- 11 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评价指标的文献分析
- 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诊疗风湿疑难病
- 13 清末道医方内散人考
- 14 中药新药研发中证候规范化及其临床疗效评价
- 15 《黄帝内经》方位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 16 鄂东名医与文人的交游
- 17 针灸序贯疗法成功助孕反复IVF-ET失败13次病案1例
- 18 糖尿病肾病中医研究进展
- 19 脾气虚型HIV/AIDS患者淋巴细胞线粒体功能状态在常温和热应激条件下的改变情况
- 20 类强炎冲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