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更年期汗证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更年期往往会提前到来.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0至60岁,常见有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或忧郁健忘等症状;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在51至64岁,主要表现为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易怒、多疑、心悸、出汗、骨骼与关节疼痛等症状.更年期汗证为其共同症状,影响患者的日间活动与夜间睡眠.故认为更年期汗证是由于机体肾精亏虚、阴阳失衡、情志不畅、五脏失调、......
作者:徐波;王平 刊期: 2015- 11
-
论明清时期虞山医派
明清时期江南中医繁盛,虞山医派地位举足轻重,其传承张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并启创后世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其代表人物有赵用贤、赵开美父子、缪仲淳、柯琴、钱潢及余听鸿等.为深入了解虞山医派的发展轨迹及其对江南中医发展的贡献,故围绕虞山医派形成的时代背景、传承发展仲景学说的贡献及对江南其他医学流派的影响简述之,以窥见一斑.......
作者:马俊杰 刊期: 2015- 11
-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
《蠢子医》系清代医家龙之章晚年所撰,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痰的丰富诊疗经验,尤其对于风药的运用见解独到,别具一格,书中多处提到风药且有数篇关于风药与治风的专论.其对风药甚为推崇,认为诸病不离风药,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笔者分析龙之章高度重视风药运用的机理,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风邪致病的广泛性,二是基于风药作用的特殊性,总之龙之章运用风药的独特经验值得深一步挖掘研究.......
作者:江玉;闫颖;王明杰 刊期: 2015- 11
-
吴瑭内科病诊疗特色探析
吴瑭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治疗上确立了一整套三焦分证的治则,被后世称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他不仅精通温病,而且博通诸科,对内科杂病的辨治也颇具特色,在《吴鞠通医案》中记载了颇多连续治疗且较完整的内伤杂病医案,记录详明,内容齐备,充分反映了吴氏临床的辨治规律、用药策略和卓越效果,为中医内科杂病临床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作者:刘寨华;杨威;张华敏;于峥 刊期: 2015- 11
-
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疡清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口疡清方,对照组口服甘草锌颗粒,疗程为2周.观察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scale,VA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cdismutase,SOD)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
作者:江波;孙勤国;祁青 刊期: 2015- 11
-
肿瘤发生发展痰瘀本质及其与肿瘤微环境关系探析
痰瘀作为临床常见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化痰祛瘀法是中医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常用治疗法则.近期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的形成能够使正常细胞被癌细胞转化或修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外基质(ECM)降解等多个环节的发生,进而增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故结合古代医家论述和现代新研究成果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痰瘀本质及其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蒋树龙;花宝金 刊期: 2015- 11
-
寻常型痤疮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寻常痤疮的发病情况及影响痤疮严重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3例寻常痤疮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痤疮的皮肤类型以油性和混合型居多,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甜食、麻辣、压力大、休息、病程、治疗史、家族史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相关,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相关因素依次是病程、麻辣、性别、治疗史、休息、甜食.结论:影响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是病程、麻辣、性别、治疗史、休息、甜食.......
作者:李刚;庞艳阳;高如宏 刊期: 2015- 11
-
基于真实世界HIS数据库14169例脑出血患者与性别相关的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海量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脑出血疾患性别差异.方法: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对14169例脑出血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63.01%vs36.99%),年龄中位数男性57.00岁,女性58.00岁,患病高峰为45~59岁.入院证候以痰瘀阻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为主,男性痰瘀阻络为著,女性划分布较匀.出院证候以风痰瘀阻、气虚血瘀、肝肾阴虚为主,男女均以痰瘀阻络为主.男性肺部感......
作者:王平平;谢雁鸣;杨薇;孙勇;易丹辉 刊期: 2015- 11
-
余瀛鳌内科临证治验探析
余瀛鳌先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临证专擅内科临床.在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糖尿病、肾病、肝病、癫痫等疾病的通治方,并运用于临证实践中取得卓越疗效.他临床重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如糖尿病及肾病多从脾肾论治、肝病多从肝脾论治、癫痫多从脑、肝、脾论治,进而形成从肝脾肾辨证为主治疗内科疾病的学术观点.......
作者:张明明;王凤兰 刊期: 2015- 11
-
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血瘀证证候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血瘀证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变化特点,探讨手术对证候变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受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均按照血瘀证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前及术后7d的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数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血瘀证评分与颈椎椎体间隙受累数目有相关性;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7d的血瘀证评......
作者:王楠;温鑫柱;邬梦云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白虎汤加味治疗北京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
- 2 统一、规范中医辨证体系--证候辨证系统研究
- 3 补肾定喘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及血浆皮质酮、ACTH的影响
- 4 《伤寒论》六经病中小肠经腑病机探析
- 5 手法结合针刺及中药外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164例临床观察
- 6 灸法“治未病”理论的历史演变
- 7 山东省9地区三伏贴公众知晓率调查分析
- 8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
- 9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
- 10 刘完素诊治中风病的特点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7例疗效观察
- 12 代谢综合征的五脏论治
- 13 陈士铎论治虚汗证医案三则及方药探析
- 14 论精神内守的心理防御机制
- 15 韩国韩医学知识标准化的道路
- 16 郑启仲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
- 17 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 18 从ATP-柠檬酸裂解酶调节糖脂代谢看中药异病同治物质基础
- 19 糖尿病中医病机新识
- 20 耳鸣耳聋辨治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