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分经养胎法探析
探讨分经养胎法的源流,并针对质疑,从胚胎的发育规律、妊娠的病理特点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分经养胎法是妊娠调养和治疗中值得参考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雯晖 刊期: 2011- 03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脾、肾相关证候特点的研究
系统研究中脾、肾相关证候与现代脾、肾相关证候比较的特点,以从一个角度反映作为中医证候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在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等工作的基础上,一是以现代脾、肾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脾、肾相关证候的特点;二是选择(局方)2个频数高的脾脏相关证候(脾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作为代表,以现代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症状表现角度总结了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研究发现,脾......
作者:张甦;陈小野 刊期: 2011- 03
-
关于《内经》中五胜与五伤的析正
论述五气相胜并提出燥胜寒,而未提热所胜及湿所胜,作者通过作图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后认为燥胜寒不将合规律,依照五行相胜规律,应是热胜澡、泥胜寒.论述五伤提出热伤皮毛、苦热伤气、咸寒伤血,作者认为应是操伤皮毛,热伤脉,寒伤骨,如此则不但同样契合医理,还与上下文协调一致,更符合原文愈旨.鉴于在这两个问题上都起到了合乎逻样的佐证,作者认为产生的这几个困惑是由于抄本破损及传抄失误造成的.......
作者:郑志杰;赖新生 刊期: 2011- 03
-
《内经》对不孕症的论述探析
目的:探析对不孕症的论述,以提高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关不孕症经文,基本按~[2]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整理分类,翻阅近代有关研究的重要文献,并结合笔者的研究、运用经验.结果:在距今2000多年的中已蕴藏着~[2]的框架,尤其重要的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理论,不仅是中医不孕症专科之源头,而且是治疗不孕症的伟大宝库.结论:对今天治疗不孕症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研读确可提高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庞保珍;庞清洋;庞慧卿;赵焕云 刊期: 2011- 03
-
《脾胃论》中弦脉在相关病证中的病机与方药分析
弦脉在中医脉诊中不仅出现频率较多,而且常出现在较为复杂难疗的疾病中,因而研究弦脉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医学中举足轻重的一本名著,本文从中的弦脉相关病证的病理机制与用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探讨李东垣弦脉用药规律.......
作者:李囿松 刊期: 2011- 03
-
脾、胃关系解析
脾与胃解剖位置相近,生理功能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二者病理上亦息息相关,由此推出二者在治疗上亦相互影响,脾与胃疾病的治疗往往相提并论,但二者在生理、病理上亦存在差异,故在治疗上亦有所差别.本文从解剖、生理、病理改变及治疗上对脾胃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能对临床处方用药有所提示.......
作者:安伟伟;崔娜娟 刊期: 2011- 03
-
路志正论治湿病学术思想探微
路志正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擅长中医脾胃病、风湿病及各种慢性疑难病的治疗,并以擅治中医湿病驰名.其对湿邪致病的特点、病理变化、治疗用药等多有独到认识.他认为湿邪是导致多种临床疾病的重要病因,尤其是在慢性疑难重症中湿邪表现得更为突出.......
作者:范道长;石瑞舫 刊期: 2011- 03
-
唐容川血证治疗与病后防复首重气机观点探讨
为清末名医唐容川的代表著作,是主要阐发血证因机证治以及病后防复的临床理论专著.笔者认为,唐氏通过调理人体气机状态,解决临床血证治疗及病后防复的观点,对当前临床防治类似病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将个人浅见简述如下.......
作者:陈宇谨;潘桂娟 刊期: 2011- 03
-
息痛饮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疗效及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
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已故著名老中医何世英经验方息痛饮治疗偏头痛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患者为本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符合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头风的诊断依据~[1]及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颁布的第二版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患者表现为头痛周期性,反复性发作,并全部经头颅CT检查,除外颅内器质性病变.......
作者:梁富英 刊期: 2011- 03
-
补肾益脾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补肾益脾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补肾益脾法的有效性.方法: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西药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456MG)/次,TID.补肾益脾治疗组:补肾益脾汤药,水煎服,每日1荆02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期间不同时服用其他降酶、降脂及保肝药.观察指标: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B超.结论:补肾益脾法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有效.......
作者:王雁翔;徐峥韫;费敏 刊期: 2011- 03
动态资讯
- 1 统一、规范中医辨证体系--证候辨证系统研究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痞”的中医治法探究
- 3 CIA大鼠足跖大小与关节积分关联研究
- 4 吴颢昕治疗高血压病的思路
- 5 蛰虫对肝纤维化大鼠IV.C、LN、HA的影响
- 6 甘肃现代针灸代表性医家学术思想概论
- 7 《儒门事亲》汗吐下理论特色研究
- 8 调肝理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 9 徐学义治疗月经周期紊乱经验拾萃
- 10 补肾中药复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Leptin的影响
- 11 浅析孙桂芝治疗恶性肿瘤用药思路与特点
- 12 《诸病源候论》对睡眠医学的贡献
- 13 调节“脑中血海”法中药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
- 14 初探日本江户时代的养生思想
- 15 黄芪甲苷对关节不稳诱导型小鼠膝骨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 16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meta分析
- 17 中医药对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改变所引起疾病的调节作用
- 18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HBV复制的相关性研究
- 19 浅析普济消毒饮治疗流感
- 20 中药复方血稠制剂动物实验的形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