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调节免疫抗乙肝病毒156例观察

    2002年8月~2003年12月,笔者运用中医中药益气补肾、清热解毒法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调节免疫抗乙肝病毒,治疗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荧光PCR定量检测仪测定治疗前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变化来观察其抗病毒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帅再亮;肖纯 刊期: 2004- 05

  • 慢性肾衰患者便秘的中医治疗体会

    慢性肾衰(CRF)发生便秘者多见于年高久病之人,因其病程较久,病机错综复杂,故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随着中药灌肠治疗CRF方法的普遍应用,其发病人数日渐增多.......

    作者:王琴 刊期: 2004- 05

  • 异痛宁方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交痛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病证之一,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性交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性交痛为深部结节型内异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性生活质量,是造成家庭、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针对此进行的治疗较少.笔者从1995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结止痛中药异痛宁方保留灌肠治疗内异症性交痛,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宏奇 刊期: 2004- 05

  • 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

    目前,中医现代化几乎成了研究和发展中医的代名词,也几乎成了先进、优越的代名词,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中医与现代化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中医是否可能实现现代化等基本问题却思之甚少.笔者认为,现代化是西方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以西医、西方科学以及西方文化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进而将中医融入西方文化体系.但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宇宙观、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等层面均存在着......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4- 05

  • 对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思考

    随着基因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也在逐步展开,但是在基因和基因组本身还没有研究清楚之前,中医证候是否存在基因或基因组改变还存在争议,展开证候基因组学的研究尚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

    作者:秦建增 刊期: 2004- 05

  • 妇科药对的研究(Ⅱ)--妇科药对的组配形式及意义

    归纳了妇科药对中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等常见配伍形式.通过对上述配对方式及药对实例的分析,揭示了妇科药对的配伍规律,阐明了其具有增强疗效、完善功能、变生新效、趋利避害的临床意义.......

    作者:尤昭玲;文乐兮 刊期: 2004- 05

  • 论《内经》养生

    健康长寿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非常向往和关切的问题.生、老、病、已虽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但是通过养生,人们是可以达到强身防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目的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研究养生的历史相当悠久,中就有精辟的、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预防保健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裴媛 刊期: 2004- 05

  • 肾不纳气证新绎

    肾不纳气证多见于中医哮证、喘证、肺胀、痰饮等多种病证.对本证的描述如下:肾不纳气证(肾失摄纳证):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咳嗽无力,声低自汗,吐痰清稀,或尿随咳出,舌淡紫,脉弱等.(统编教材)关于肾不纳气证的描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七版教材)拟定喘证(肾气虚)的主症为:动则喘甚,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肺胀(肺肾气虚)主症为:呼吸浅短......

    作者:王玉光;周平安 刊期: 2004- 05

  • 免疫干预疗法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是一个世人瞩目的课题.中医学在治疗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方法.近年来,关于艾滋病免疫干预疗法(immune-basedtherapeuticintervention)正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许多新线索和新思路.......

    作者:关崇芬 刊期: 2004- 05

  • 宋易太极观对肾为先天之本说形成的影响

    宋易的太极观对明代部分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将宋易的太极观引入中医,从而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为后来的中医所认同,成为代代相传的深刻理念.......

    作者:孙松辉 刊期: 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