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脉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DN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
新近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与再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系脑内分布为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1、4],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一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脑缺血后脑内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均呈现高表达,与缺血后脑组织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分布规律,探讨中药复方脑脉康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作者:熊露;田少霞;范吉平;朱凌群;王元身;杨慧 刊期: 2004- 07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ALT、AST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值的变化,验证其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对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30只,雌雄不拘,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日2次白酒灌胃,剂量按8~12g/kg/d)和治疗组(每日2次白酒灌胃2周后同时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剂量按10m1/kg/d).10周左右剖杀大......
作者:俞利平;陈小囡;方志明 刊期: 2004- 07
-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抗炎免疫药理学是药理学新近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抗炎免疫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规律性,寻找对防治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有效的药物,从而有助于揭示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1].鉴于炎症和免疫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紧密联系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免疫紊乱的特点,故单独应用抗炎药或免疫抑制药或免疫增强药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均不佳,长期应用还可能加重病程发展......
作者:周丽娟;许利平 刊期: 2004- 07
-
中医药降低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gE的研究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IgE抗体介导产生.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于应用中医药降低本病的IgE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简单回顾和评价.......
作者:顾一峰;张新民 刊期: 2004- 07
-
强肾降浊排毒液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研究
各种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殊途同归,往往是终发展成为CRF尿毒症.但如何有效地防治CRF尿毒症一直是医学研究上的热点.近10年来,笔者采用强肾降浊排毒液治疗早、中期CRF尿毒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远;周世英;方万红 刊期: 2004- 07
-
活血降糖饮对2型糖尿病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疗效观察
观察110例2型糖尿病人中药活血降糖饮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活血降糖饮有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黏聚状态的作用,从而控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张志玲;李惠林;董彦敏;赵恒侠 刊期: 2004- 07
-
中医外科方剂研究的思路与现状
就中医外科常用内服方剂整体而言,有其显著的共性特征和蕴涵其内的临证构方用药规律.根据中医外科文献资料统计,历代中医外科书籍共有334种[1](含日本汉方外科书目103中),大部分已佚失,现存较早的主要为宋代以后的,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宋及明清的方书及外科专著,但上述专著均有方无解或方多注少.近年来,学者对外科方剂的共性特征和蕴涵其内的临证构方用药规律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外科方剂研究的思......
作者:周光;周铭心 刊期: 2004- 07
-
从凋亡相关基因水平探讨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
从凋亡相关基因水平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时,应选择特异性的、相互拮抗的凋亡相关基因作研究指标,进一步研究中药对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体外研究应与体内研究相结合;应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加强复方研究.......
作者:姚实林;许霞 刊期: 2004- 07
动态资讯
- 1 针刺调节失眠症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
- 2 关于建立具有时相性特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思考
- 3 肠积消对IFNγ的诱导及肺转移的抑制
- 4 自噬对移植后MSCs生存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 5 虫草菌丝提取物对白介素1β损伤的胰岛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6 锡类散临床拓展应用研究进展
- 7 影响汤剂煎煮质量的因素分析
- 8 补肾益气明目方组方药物治疗视神经萎缩靶向机制初探
- 9 电针不同穴位及穴位组合对去势雌鼠下丘脑GnRH、GPR54、Kiss-1 mRNA表达的影响
- 10 论“证”的研究思路
- 11 邪实治肝胃与正虚补脾肾是中风病的基本证治规律
- 12 《目经大成》举要
- 13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4 臧堃堂治疗痹症思路及药对运用经验
- 15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16 浅谈养心与食疗防治亚健康状态
- 17 卒中后抑郁大鼠受体后信号转导的变化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 18 经方方证探讨
- 19 头痛的49种临床特征
- 20 中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用药规律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