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的概况
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等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系统的有关特性,如非线性、混沌、突现、自组织、非还原性等.复杂科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研究着重......
作者:孟静岩;张伯礼;胡永军 刊期: 2005- 11
-
清热化痰通腑在治疗早期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
出血性中风起病急骤、病情重、致残率高,常危及生命,因此早期采取减脑压、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手段是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朱青霞;崔红生;苗增欣 刊期: 2005- 11
-
运用中医辨证指导使用普洛迪
普洛迪在临床多被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者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指导其使用,扩大了此药的适用范围,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春良;郝红燕 刊期: 2005- 11
-
中药解痛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和验证自制中药解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中药解痛酊组列为治疗组,口服强痛定组列为对照组,对癌性疼痛的作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治疗组对癌性疼痛的有效率及缓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一致.结论:中药解痛酊治疗癌性疼痛疗效佳,无不良反应,经济方便,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军;时秀华;邱鹏;王娜;张琼霞;贾立群 刊期: 2005- 11
-
牢脉详解
古代各医家和现代医家对牢脉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参考古代文献和个人体会认为牢脉极沉而坚实,举寻不可得,左右推寻动而不移是其诊断的关键.牢脉是实邪深入在里,里实表虚,虚实并见,寒气外束,寒热错杂之象,主内积、气结、血瘀等症.......
作者:赵延红 刊期: 2005- 11
-
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再分为即刻组、24h组和48h组.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模型.检测各组大鼠损伤组织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钙离子(Ca2+)含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4h、48h电针组的ET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损伤组织的NO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术后48h组Ca2+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通过降......
作者:李志刚;付平;刘书坤;刘如春;耿昊;张春燕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新加沙参麦冬汤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 2 金元医家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 3 关于中药药对应用的思考
- 4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
- 5 海藻配伍甘草古代方药运用与评述
- 6 全息胚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7 中医肺病学科内涵与外延探讨
- 8 消渴解郁方治疗糖尿病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 9 十全大补汤与小柴胡汤对人Th1/Th2平衡的观察
-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1 芳香性中药与脏腑关系探析
- 12 面部病理五色光电血管容积图的观察
- 13 论宋明理学对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形成与创新的影响
- 14 诠释“恬淡虚无”及其哲学基础
- 15 张锡纯对阿司匹林的应用探析
- 16 老年痰病证治的源流及现状
- 17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 18 生态医学研究概述
- 19 糖尿病肾病辨证分型与肾功能及血清Ⅳ胶原相关性研究
- 20 日本天理大学藏吐鲁番牛医方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