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沈绍功应用调肾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心得
沈绍功教授从医40余年,是全国第三批师带徒名老中医、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其祖上善治妇科病,自明代起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在跟师学习期间,对老师运用调肾法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有颇多体会,现将老师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做一小结.......
作者:沈宁 刊期: 2005- 12
-
薛伯寿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病经验
薛伯寿是我国著名老中医蒲辅周之高徒,精通经典,推崇仲景学说而旁及各家,常谓、理详法备,为方书之祖,临床证治准绳.从医近五十年,以善治热病及内、妇、儿疑难杂证而著称,经验丰富,善用经方,对妇科病的治疗颇具特色,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铭心,现将其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病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作者:罗艳;蒲永文 刊期: 2005- 12
-
补骨脂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对14种不同产地补骨脂药材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8nm.结果: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补骨脂指纹图谱,不同产地补骨脂药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补骨脂药材鉴别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秋海;丁家欣;张玲;刘泓 刊期: 2005- 12
-
HPLC法测定桑叶药材中槲皮素-3,7-二氧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桑叶药材中槲皮素-3,7-二氧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4mm);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为0.8ml/min;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二乙胺(25:75:2:0.2).结果:此条件下槲皮素-3,7-二氧葡萄糖苷与其他组分能够得到很好分离.槲皮素-3,7-二氧葡萄糖苷在0.4~2.0ug间呈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方法重现性......
作者:范斌;刘泓;杨亚莉 刊期: 2005- 12
-
《金匮要略心典》辨治思想探析
尤怡,字在泾(不详~公元1749),江苏吴县鹤山人,清代著名医家,号鹤年、拙吾,晚号饲鹤山人[1].怡父有田千亩,至怡中落.贫甚,鬻字于佛寺.但聪明好学,能诗善文,性格沉静,淡于名利.自幼习医,毕生博览群书,猎取众长,造诣精深,凡治病悉本仲景,屡获奇效,他尊经法古,但其食古能化,不拘泥于古说,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体会,灵活变通.......
作者:丁海涛;王君 刊期: 2005- 12
-
试论治燥剂的归属
作为方剂正式分类,治燥剂始于清,并持续延用至今.我们认为治燥剂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没有必要,而且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与重复.应该将治燥剂从方剂分类中取消,即轻宣外燥剂并入解表剂,滋阴润燥剂归入补阴剂为妥.这样,既不违背中医治燥总的原则,也符合方剂归类的一般规律.......
作者:初杰 刊期: 2005- 12
-
近50年中医教育机构发展史略
自古以来,我国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家传师授,及至近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曾创办过各种中医学校,主要是由一些热心中医教育的开明人士兴办,因力量单薄,难成规模.而国民政府对中医事业采取歧视政策,未曾给予中医教育以支持.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医药学教育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作者:余永燕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 大气污染对人体卫外功能的影响
- 3 生脉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 4 17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GPC-3的相关性研究
- 5 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太溪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 6 宁肾颗粒对IgA肾病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 7 岑鹤龄温病思想对现代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之完善
- 8 应用REST分析静息态下针刺心包经经穴对大脑低频振幅信号的影响
- 9 通腑法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
- 10 从“肝”论治杂病的研究概况
- 11 用于脏腑辨证的虚拟数字人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 12 1160例心系患者中医问诊信息的特征分析
- 13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例与功能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14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固肾健脾法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 15 当归四逆汤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 16 《四诊脉鉴大全》之脉学原理研究
- 17 泼尼松联合滋阴清热方干预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初探
- 18 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 19 通络治痹汤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形态改变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
- 20 肾在五脏中的重要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