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清血颗粒的活血化瘀作用

    目的:建立大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观察清血颗粒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造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分组,观察外周血象、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模型外周红细胞计数、血色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率和变形指数均有明显增加,清血颗粒组的干预作用较为明显,多数指标与西药对照依那普利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提示该模型既符合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作者:杨宇飞;马麟麟;许勇刚;刘剑刚;马鲁波;王娜;林成仁 刊期: 2005- 06

  • 温病卫分证模型血瘀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温病卫分证阶段有无血瘀的变化.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一般卫分证组、重症卫分证组、正常对照组、环境高温组4组,动态观察血浆中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以下简称6-K)、血栓烷B2(TXB2)及TXB2与6-K的比值(T/K)的变化情况.结果:一般卫分证组ET-1、6-K、TXB2水平升高呈一过性改变,T/K无变化,且各指标变化与环境高温组比较无......

    作者:吴范武;杜建 刊期: 2005- 06

  • SARS中西医结合疗效综合评价

    目的:对治疗SARS的主要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结果:得出了7个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排序.结论:综合评价是对多指标多属性进行评价的理想方法.......

    作者:曹洪欣;王志国;王永炎;翁维良;谢雁鸣 刊期: 2005- 06

  • 《金匮要略》学术研究史略

    通过分析自由宋人删定成书后学术研究的简要历史,认为其学术发展大致经历了宋明作为方书以散在研究为主、清代受乾嘉学派影响以注释研究为主及民国时期受西学影响为甚强调经验与实证为特征等三个时期,是一个与时俱进、继承与发展并重的过程.明确这一问题,对于确定当前研究的主导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李成卫;王庆国 刊期: 2005- 06

  • 牛前胃弛缓病证候与中医胃病证候比较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之间生理和病理进行比较的研究.现代医学比较医学是在现代医学、兽医学及实验动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比较成熟,它促进了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岗卫娟 刊期: 2005- 06

  • 辨象施治与辨证论治之比较

    论述了韩医四象医学的辨象施治和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在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和建构方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作者:鞠宝兆 刊期: 2005- 06

  • 电针后不同时间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阿片肽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从时效关系角度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镇痛后效应随时间延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电针镇痛后效应的产生机制.方法:以Freund's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在电针治疗后1h、3h、6h、12h、24h和48h观测大鼠痛阈、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POMC)和前脑啡肽(PENK)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后1h、3h、6h、12h,大鼠的痛阈提高,炎症局部的POMC和PENKmRNA的表......

    作者:赵仓焕;谢步霓;王文靖;李静铭;胡静 刊期: 2005- 06

  •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海马Gi2α、Gi3α基因转录的影响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电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双肾双夹法复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以胶原酶加肝素脑内注射诱发脑出血,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运用Northernblotting分子杂交技术动态检测电针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脑出血大鼠海马Gi蛋白α亚基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Gi2αmRNA、Gi3αmRNA表达明显减弱,其中以Gi2αmRNA表达下降更......

    作者:周爽;方邦江;黄建华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