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男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其心理调控
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角度对男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强调心理疗法在男科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作者:宋飞;马卫国 刊期: 2007- 11
-
《内经》心理养生原则
1前言在继承先秦心理学思想和成就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到医学领域,指导体质分类、人格划分、病因判断、病机分析、养生长寿、疾病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中医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成为医学心理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赵博;赵春妮 刊期: 2007- 11
-
中医药知识的现代传播途径及效果研究
1传播途径1.1广播是中国人经常使用的传播工具,特别是边远地区广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国古代没有广播的时代,人们传播中医药知识主要是通过诗歌的形式,人们在诗歌或民间谚语的形式把中医药广泛传播.......
作者:刘艳骄;李茵;贾海骅 刊期: 2007- 11
-
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中医药研究述评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进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中医药研究现状评述如下.......
作者:王亚红;郭维琴;崔巍;肖文君;秦建国;梁晋普 刊期: 2007- 11
-
糖尿病的研究概况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临床发病情况来看,其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T2DM).T2DM普遍存在于胰岛素抵抗(IR),IR是T2DM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并且是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2],许多炎症因子与DM及其并发症有一定关联,NF-κB、MCP......
作者:朱亚春 刊期: 2007- 11
动态资讯
- 1 曹洪欣应用半夏泻心汤经验
- 2 管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3 《内经》阴阳说辨识
- 4 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出血灶周围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5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中医证治策略
- 6 解毒活血法对UUO大鼠IL-1β和TNF-α的影响
- 7 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 8 扶正祛邪方抗Con A模型小鼠肝损伤的凋亡机制
- 9 试论“开”、“合”、“枢”与抗风湿经方应用
- 10 滑竹温胆汤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 11 湖北某社区中老年人虚实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
- 13 《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的初步构建
- 14 肌炎灵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血清抗体及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15 腧穴压-感反应58穴665例调查
- 16 左金方联合5-FU抑制人胃癌细胞RF-48的增殖作用研究
- 17 中药协定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 18 垂体、脊髓在电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作用
- 19 《金匮要略》三因观探析
- 20 从“中风”探讨大秦艽汤证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