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浅议中西医结合初级阶段

    中西医结合进行将近半个世纪,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这是由中西医结合尚处于初级阶段所决定的.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回顾中西医结合在初级阶段的研究进展,找到些许发展规律和理论依据,借鉴发扬之,以其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能够扬长避短,收获突破性进展.......

    作者:彭志允;陈利国;范志勇;许林利 刊期: 2008- 04

  • 中医软指标的筛选方法

    所谓软指标主要是指可重复性差、不能准确度量的指标,是通过临床医生的观察采集或患者的自我报告而获得的,无法用仪器或其他手段直接进行精确测量的主观指标.而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运用的是可重复、准确度好的硬指标.由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决定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重复性和准确度差的软指标,这也成为阻挡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一大绊脚石.如何使这些指标体系更大范围地接近规范化,更容易被接受和重复利用?按照临床流......

    作者:郑淑美;胡立胜;李友林;王伟;程素森 刊期: 2008- 04

  • 中医证候学的心身医学特征分析

    证候概念,是中医诊断学中的基本概念.由于它在理论上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因而形成了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作者:汪卫东 刊期: 2008- 04

  • 筋膜学说解读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通过对筋膜结缔组织的发育生物学回顾,提出筋膜学假说,认为人体内可能存在一个有别于已知九大功能系统的新功能系统--筋膜系统,发挥机体的自体监控修复与支持储备功能,并从筋膜学角度,探讨中医经络实质及针灸作用机制.......

    作者:王春雷;吴金鹏;王军;原林 刊期: 2008- 04

  • 五行学说思维模型的数学结构

    如果用矩阵表示五行思维模型,那么利用循环群、正交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可以证明它的不可约型、可观测性和可控性,从而在数学上阐明了五行思维模型的科学性和辩证特征.......

    作者:吴大为;樊旭;艾群;康喜强 刊期: 2008- 04

  • 中医药在治疗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arIgiogenesis)是指通过药物、基因治疗或其他方法促进缺血组织在原有微血管基础上形成新毛细血管,并与原有血管网相交汇,改善供血的一种方法[1,2].中医药在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证明许多中药都有很好的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田伟;雷燕 刊期: 2008- 04

  • 疏风清热化湿法治疗扁平疣6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疏风清热化湿法治疗扁平疣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开雁 刊期: 2008- 04

  • 针刺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中渚后溪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坐骨神经痛诊断标准的受试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中渚配后溪治疗,对照采用速效坐骨神经痛丸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病例17例,对照组复发41例,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渚配后溪具有疏......

    作者:陈枫;蔡向红;高荣荣;袁盈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