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试论中医之茹淡观
中华民族是以农耕民族为主体,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膳食结构延续了几千年,这促成了中国基本的饮食观.中医学认为,水谷是脾胃化生气血之源,这些食物特性符合中国人胃肠结构的特点.朱丹溪认为茹淡有善补阴气之功,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纵观自时期以来,对茹淡的认识有很多是一致,当然也有些不同的观点,那如何看待这个议题.......
作者:贾海骅;薛彤权;赵红霞 刊期: 2011- 02
-
敦煌遗书的中医食疗学思想探析
20世纪初,随着敦煌遗书的面世,敦煌学随之而兴起.在敦煌遗书中载有大量的中医药内容,涉及从中医基本理论到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古丝路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中医食疗学内容,其中食疗本草对食物的认识、平衡膳食观、药食结合、救诸劳损的食疗方剂以及特色鲜明的食材膳型,有其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丰富和发展了中医食疗学.......
作者:刘喜平;李沛清;辛宝 刊期: 2011- 02
-
《内经》营卫关系探析
营卫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卫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关系密切,早在即有专篇论述,后世医家也多有论及.本文探讨营卫的功能、属性与脉络、气血津液的关系以及营卫之间的关系,并愿与同道共同研究.......
作者:吴相春;贾振华;魏聪;吴以岭 刊期: 2011- 02
-
论沉脉亦主表
常言浮脉主表,表证脉浮,但临床上表证初起,脉多不浮,反以沉脉多见.当然,并非表证始终不见脉浮,当外邪化热、热郁而伸时,豉荡气血外达可见浮脉,甚至可见洪数之脉.因此,表证存在与否,不以脉浮、脉沉为据.......
作者:王四平;吕淑静;李士懋 刊期: 2011- 02
-
中医色诊法思维及理论特色探讨
色诊属中医望诊的范畴,为望诊中的独特诊法之一.其诊法思维和理论特色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望诊法思维和理论的特点.笔者详述了中医色诊理论诊法思维,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五行归类理论、五行生克理论的应用,以取类比象和推演络绎为主要思维方法,其理论特色包括全息诊法、时间诊法、体质诊法、预后诊法以及地域诊法等.......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1- 02
-
《朱少鸿医案》点校整理及学术思想探究
作者从点校整理出发,介绍了朱少鸿先生的生平和学术思想,并附苦辛通降、旋中焦而化湿热,敛阳平冲、撤肾邪而摄动气,柔静镇摄、益肝肾而靖风阳,药主平和、调肝胃而抑亢害4个案例,可见朱少鸿是当地当时伤寒流派的杰出代表.......
作者:花海兵;陈正平;龚伟 刊期: 2011- 02
-
周宜轩痹证从虚辨治经验
周宜轩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周老,并就周老关于痹证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黄传兵 刊期: 2011- 02
-
中医外治法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位置和作用
恶性肿瘤是复杂险恶的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治疗技术手段愈加丰富,其中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肖俐;何秀兰;胡凯文;林志强 刊期: 2011- 02
-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诊疗风湿疑难病
风湿免疫病学是一门多学科史又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人们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认识尚浅,易引起漏诊、误诊.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此类疾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总结出一些治疗心得,以医案的形式记录.......
作者:叶一萍 刊期: 2011- 02
-
中医体质分型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携带率达9.0%[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乙肝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的家庭聚集性[2],因此防止夫妻之间的交叉感染及垂直传播是阻断乙肝传播的关键之一,同时亦是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为更有效地预防乙肝感染及发病,本文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探讨乙肝病毒的易感性及乙肝发病的诱发因素,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子征;裴振安;林青梅;黎彩云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清代岭南医家黄霄鹏医学思想研究
- 2 消渴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 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三读《永炎医说》感言
- 4 真武汤所治发热探析
- 5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退行性脊柱疾病的中医证治
- 6 凉膈散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活性的影响
- 7 论王凤仪“性理疗病”之“治未病”理论
- 8 丹枝饮对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9 论脾阳虚与消渴病的联系
- 10 《内经》肾藏精、主生殖和《难经》“命门”由来的探究
- 11 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影响
- 12 浅谈中医药对肿瘤的防治之法
- 13 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基因Bcl-2的影响
- 14 试论“健运阳明”是中年女性养生的重要方法
- 15 从络论治糖尿病肾病
- 16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 17 中医对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的认识
- 18 右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男性更年期疗效观察
- 19 张学文未病先防的学术经验
- 20 手法与改良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筋束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