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厚生训纂》学术思想略述
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编者系明·周臣,在任衢州太守期间,因病疡不能视事,从贰守周潭石处借阅诸如、、、等书,因摘取其简易者,遂囊括而成,后经明·胡文焕收入、中.......
作者:杜松;张玉辉 刊期: 2011- 07
-
《辅行诀》外感天行病方理论初探
中外感天行病方的组成和主治与的很多经方相同或者近似,二者共同来源于的古典经方.外感天行病属于瘟疫类疾病,其方剂命名具有天文术数的背景,但是后来张仲景有意淡化了这些道家的影响.外感天行病方的内部规律是升降阴阳、交并金木和既济水火,是同向对冲而不是五行生克,因而不宜使用图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尝试其内部关系从立体的河图模式进行解读.......
作者:吴新明;刘洋;李菲;彭鑫 刊期: 2011- 07
-
《黄帝内经》脏时相配的矛盾及其根源
脾脏与四时的配属关系现在通行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脾主长夏说,二是脾主四时说.这两种说法都有不够严密的地方,对之进行深入分析并探求其根源,对于认识中医理论构建的基础和进一步完善以及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成祥;杨英豪;贾秋英 刊期: 2011- 07
-
脉象的指感判别
脉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察方法之一,技术性很强.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医生难以把握脉诊技术而弃之不用,影响了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八要素分析法的脉象指感判别技术,通过分项列表,逐项特征性量化判断的方法为尚未掌握脉诊技术的中医药人员提供了一条学习的捷径.......
作者:陆小左;胡广芹;秦彩红;曹宏梅;姜智浩;吴喜庆;刘强;董文军;伍喜良 刊期: 2011- 07
-
翘芍止泄合剂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翘芍止泄合剂对比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翘芍止泄合剂组及盐酸帕罗西汀组,疗程4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早泄患者自评量表积分并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治疗后评测性生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早泄患者自评量表积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治疗有效.治疗组对比对照组自评量表得分及性生活满意度方面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作者:郭军;耿强;王福;张强;余国今;杜宝俊;孔令青 刊期: 2011- 07
-
通阳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阳活血方对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通阳活血方,疗程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中医证候情况.结果:(1)2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汪艳丽;刘如秀;刘金凤;刘志明 刊期: 2011- 07
-
朱建贵从痰热治失眠经验
朱建贵主任医师认为,失眠虽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与痰热病机的关系尤为密切.痰热所致失眠治以化痰清热、行气安神之法,常用方剂为温胆汤.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失眠之功甚显.......
作者:杨淑宏;朱建贵;王映辉 刊期: 2011- 07
-
张磊涤浊法在神经系疾病中的应用
张磊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其医理纯熟,医术精湛,善治内科杂病,每起沉疴.涤浊法是张老临证颇具特色的治法之一,广泛适用于各类浊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张老侍诊数载,得窥堂奥,现将其以涤浊法治疗神经疾病的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何华 刊期: 2011- 07
-
益肾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应用
肾虚湿热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理环节,益肾清利法是基本治则,同时应重视辨证,并配合祛风、活血、收敛固涩等治法.雷公藤作为一种免疫抑制荆,对控制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作用,联合中药辨证可减轻其副作用.......
作者:盛梅笑;张丽丽 刊期: 2011- 07
-
采用唾液淀粉酶和D-木糖排泄率对利血平脾虚证模型的评价研究
中医动物模型是开展中医证候及中药新药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成为中医科研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对所建立的动物模型进行评价,是中医证候模型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应用此指标对常用的中医动物模型利血平脾虚证模型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灿;张海艇;陈玉龙 刊期: 2011- 07
动态资讯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生命科学九处项目指南
- 2 《蠢子医》论治妇科病特色
- 3 中医学关于证候疾病方剂关系的理论研究
- 4 疏肝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及对心理指标的影响
- 5 从异化与归化看中医文化因素的翻译
- 6 中西医结合治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
- 7 与抑郁症相关的若干病证医籍考略
- 8 张珍玉“火郁发之”理论探究及应用分析
- 9 药对与方剂教学
- 10 中医药在慢性肾衰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 11 开窍通腑法对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2 基于循证医学小儿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肺炎的中医疗效评价研究思路
- 13 风水肾风辨识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 消心痛胶囊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 16 狐惑病现代研究概述
- 17 灯盏花素与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运用对女性黄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18 鬼门十三针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 19 赤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NF-α、MCP-1、ICAM-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 20 中医药治疗痹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