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成药胶囊装参苓白术散剂,通过HPLC联合UV检测,定量测定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结果:用HPLC方法检测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方法较为成熟.结论:参苓白术散方剂中成分可以通过对人参皂苷的含量测定来检测.......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 10

  • 白花丹参茎叶水提取物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茎叶水提取物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给予白花丹参茎叶水提取物ig治疗后,比较各组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形态、羟脯氨酸(Hy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测定,观察白花丹参茎叶水提取物对小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白花丹参茎叶水提取物和对照组的肺指数、肺泡炎、肺纤维化的程度、Hyp及SO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

    作者:刁保忠;靳维荣;陈建中 刊期: 2012- 10

  • 利用LC/MS/MS方法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

    目的:建立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LC/MS/MS方法.方法:应用液质联用、C18色谱柱系统,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建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人参芦头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人参芦头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睿凡;赵松岩;刘运嘉;吴晓霞;彭娟;闫寒;聂颖兰;郭娜;范斌 刊期: 2012- 10

  • 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免疫耐受理论基础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黏膜免疫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临床证明,益生菌可以调节黏膜免疫功能从而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该文从黏膜免疫耐受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及益生菌对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益生菌存在从口服黏膜免疫耐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黏膜免疫耐受探索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分析和提供了参考的思路.......

    作者:刘志勇;赵海梅;陈瑶;程绍民;刘端勇 刊期: 2012- 10

  • 中医药信息的特征研究

    中医药信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中医药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部与外部全部关系自然整合后生成的综合现象的认识.中医药信息的主要特征包括中医药信息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具有明显的主客融合的特征,相对重视系统时间上的延续变化状态,是开放环境下获取的包含本质的现象信息.目前中医药信息获取及利用手段的落后是制约中医学发展的瓶颈之一,应基于中医药信息的以上特征,加强中医药信息获取与利用方式的研究,提高中医药信息的信息......

    作者:于琦;崔蒙 刊期: 2012- 10

  • 生物全息论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反证

    生物全息论的创立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它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切实体会到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优点,不仅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可以获得直接的独特的疗效,同时全息穴的分布遵循着脏腑所主对应原则,与藏象学说相吻合,用之临床大大提高了脏腑辨证的准确性,有力地反证了脏腑与所主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确实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在联系,为藏象学说的实质性研究提出了可能的途径.......

    作者:温兴韬 刊期: 2012- 10

  • 从中医免疫观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平衡

    从正气论和平衡观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医免疫观,并从理论、临床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上论述中医免疫观与现代免疫的相通性,提出从中医免疫观调整HIV/AIDS患者免疫平衡表现为扶正和祛邪同时兼顾的免疫调节,后总结出中医免疫观指导下调节HIV/AIDS患者免疫平衡的治则、用药和养生.......

    作者:王丹妮;郭会军 刊期: 2012- 10

  •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

    本文对建国以来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乙脑多属于中医“暑温”、“暑风”、“伏暑”范畴,病因为署邪疫毒致病,病机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循卫气营血传变,化火、生痰、动风所致.......

    作者:彭鑫;杜松;李菲 刊期: 2012- 10

  • 清热解毒法治疗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清热解毒法与改善2型糖尿病慢性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即清热解毒方药可能是通过对抗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为今后近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作者:尚文斌;钱筱雨;刘佳 刊期: 2012- 10

  • 中医语言的文化特点及翻译对策

    中医语言受几千年中国文化、哲学的浸润,且植根于中国历史的丰厚土壤,因此具有文学性及人文性、历史性及委婉性、哲学思辨性等鲜明的文化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翻译对策,力求在中医英译中既能表达原意,又大限度地保留其文化特色,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作者:孙俊芳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