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年第5期文章
  • 四逆散证的寸口脉指针观察及相关思考

    在尽可能全面的指感视野下记录、描述脉表象,通过观察并总结四逆散证的寸口脉指针,摸索相应的方证寸口脉诊指针规律,以确定合理的凭脉论治方法.我们认为,作为一般脉诊使用者,对脉诊的使用要适可而止,在实践中摸索,形成适合个人的以脉诊为核心的诊治方式,或掌握病理与方证大方向、或发现隐蔽的兼夹证、或谋断进退、揣测预后,圆机活法,止于至善.作为临证脉诊研究者,则当精益求精.......

    作者:罗愚;张广中 刊期: 2012- 05

  • 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

    通过分析痧病病名的出现及演变历程,探讨痧之内涵.南宋叶大廉《叶氏录验方》首次记载了“沙病”名称.宋元多把经挑刮治疗出现斑点的病叫“沙”,如溪毒、射工、沙虱等病;明代多指以腹痛闷乱、不能吐泻为主症的病证,以绞肠痧为主;清代“痧”是在之前“沙病”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瘟疫发病的某些特点而形成的疾病概念,多指痧疹和瘟疫类疾病;现代多指“痧象”、“出痧”,即刮拭后皮肤出现的颜色和性状的改变.......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2- 05

  • 《仲景伤寒补亡论》的疫病发病理论探讨

    《仲景伤寒补亡论》在疫病发病理论方面与前人相较多有创新.是书将疫病称为时行,将流行性和气候失和作为判断疫病的标准,论及寒温两类疫病,并强调寒温分治.认为疫病的发病方式既有即发又有经时而发,以及其他季节发病;既有新感又有伏发;既可单纯感非时之气而发,也可感他邪由非时之气引发,或感非时之气伏留至他邪引发.该书还提出疫病的传变规律有别于伤寒,不逐日传经.......

    作者:黄玉燕 刊期: 2012- 05

  • The Usage Evolution of Syndrome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Term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

    作者:Wu Feng;Li Fei 刊期: 2012- 05

  • 解毒通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通络胶囊治疗,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血中NF-κB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结论:解毒通络法通过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的表达,减缓肾功能进行性损害.该法丰富了DN中医病机理论,为中医药治疗DN......

    作者:孙新宇;武西芳;高大红 刊期: 2012- 05

  • 张仲景分型辨治“头汗出”的临床意义

    张仲景辨治头汗出的常见证型有阳明湿热发黄证、气血两燔证、实热结胸证、少阳胆热夹饮证、阳明血热出血证、阳明热郁证、产后郁冒证,以度太阳病证与少阳病证相兼等,以此辨治常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苗小玲;王付 刊期: 2012- 05

  • 骂詈不避亲疏探析

    目的:就“骂詈不避亲疏”常见之精神疾病与证候及其病因机理进行探析,同时还就不同精神疾病与证候之“骂詈不避亲疏”症象特点做了介绍.结果:“骂詈不避亲疏”实为阳明腑实证之骂象,非凡征必具.结论:分清和厘定“骂詈不避亲疏”与可避亲疏,对识别和辨析患者所患何种精神疾病与证候,将大有裨益.......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2- 05

  • 内伤发热证治五法

    内伤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抑或是疑难病症.笔者近几年在临床实践中谨遵辨证论治法则,采取清热利湿、甘温除热、益气祛瘀、清热解毒、引火归原等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陈述于下,以求指正.1清热利湿法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趋下,易损阳气,常起病缓、病程长、难速愈.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生风动血,易伤阴液,多发病急、传变快,为害烈.二者相合,湿遏热伏,热蒸湿动,常病涉三焦,上达脑窍,下至二阴、下肢,外可......

    作者:王禄 刊期: 2012- 05

  • 便秘新治

    目的:浅释临证治疗便秘的点滴经验.方法:通过探讨临证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便秘的经验,总结便秘治疗的思路和规律.结果:总结出以五脏气机一气周流体系治疗便秘,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形成临床自拟天露汤应用于临床,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天露汤是以一气周流为指导,以气机升降为基准,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学恩;李振华;高希言 刊期: 2012- 05

  • 从瘀热互结论治肝源性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为肝病患者常见的继发性疾病,其归属于中医“消渴”,但治疗又不尽相同,本文就肝源性糖尿病瘀热互结型的中医治疗作一简要论述,并举例验案一则提供参考.......

    作者:冉颖卓;仝小林 刊期: 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