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西药治疗,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配......
作者:刘君玲 刊期: 2013- 06
-
中药药性理论的多向性探讨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即药性理论,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和功效,它正确地指导着药物的临床应用.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药不同于现代化学纯品药,它的药效成分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多味中药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某种临床疗效,这种药效成分的多样性势必决定其临床作用的双向性乃至多向性,在药性理论上对这种双向或多向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指导药物的临床使用.......
作者:付伟 刊期: 2013- 06
-
近代中西医汇通视野下的本草学发展新特点——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
在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影响下,本草学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化学分析、药物提纯等方法,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这一时期,中医药期刊以其时效性、广泛性、权威性而成为业界同仁重要的学术阵地和舆论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本草学研究论文.以民国期刊《国药新声》为例,期刊共刊载本草类研究文章103篇,综合分析这些文章,呈现研究方法科学化、重视药理实验、强调道地药材和药物安全评价等新特点.......
作者:任宏丽;宋海坡;段逸山 刊期: 2013- 06
-
养阴清热中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生存质量影响的评估
目的:全面客观评价养阴清热中药对SLE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SLE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中药组方+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酸羟氯喹).对照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酸羟氯喹).1年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在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总体健康感(GH)、躯体功能(PF)、生命活力(VT)5个维度与总体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热中药能改善SLE患者......
作者:陈薇薇;苏晓;高龙;杨旭鸣;唐华燕;夏嘉;张娜;顾明珠;姚重华 刊期: 2013- 06
-
明清入华耶稣会士涉医文献的研究价值
明末清初,天主教之耶稣会士入华传教,随之将西医学(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等)传入我国,成为西学东渐的必要组成,并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但这些医学文献牵涉学科众多,内容涉及广泛,散佚世界各地,阅读诠释困难,因此对其进行系统调研梳理,就医学史、科技史、专门史研究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奕望 刊期: 2013- 06
-
中华传统养生九大学术流派探析
中华养生学术流派众多,如顺应学派、养性学派、动形学派、静神学派、温补学派、培元学派、调气学派、药饵学派及食养学派等.中华传统养生是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手段的一系列综合保健措施.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早在《黄帝内经》里,养生学在理论、方法等方面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本文旨在探析诸学术流派的形成源流、学术思想和养生方法.......
作者:郭岚;王平 刊期: 2013- 06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1].DPN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DPN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
作者:黄达;李鸣镝;林兰 刊期: 2013- 06
-
痤疮的病因病机和外治法研究进展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皮肤疾病,中医外治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由于痤疮的特殊发病因素和部位,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得到肯定的疗效.本文将痤疮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研究现状方面的近几年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贤俏;杨金生 刊期: 2013- 06
-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代谢组学技术作为探索与诠释中医药辨证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诸多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将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扬;张安晶;胡元会 刊期: 2013- 06
-
雷公藤甲素药理作用靶分子研究进展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简称甲素)是一种二萜内酯美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准确定位甲素各种药理作用相应的靶分子,不仅有利于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也可以为其分子结构改进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终达到减毒和增效的目的.因而甲素药理作用靶分子的筛选和鉴定成为研究的重点,并在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本文就近年来对甲素药理作用靶分子相关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石倩玮;李曙光;凌昌全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论《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对历史文化的若干误解
- 2 独辟蹊径探“命门”
- 3 苏晓增效减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策略
- 4 中药复方JHL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5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体会
- 6 中药冷喷外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2例临床观察
- 7 中医学术传承要素之我见
- 8 雷公藤多苷对正常及佐剂关节炎大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NOS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 9 浅析普济消毒饮治疗流感
- 10 健康人四季面色的变化及其与室内外温度的相关分析
- 11 基于HRQOL怕冷症辨体用方传承研究
- 12 中医心肝关系的微观机理初探
- 13 腧穴配伍与配穴辨析
- 14 参松养心胶囊对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 1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治探析
- 16 湿热环境对内毒素诱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17 青附金丹医理功效探微
- 18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初步探讨雷公藤应用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 19 嘛呢骨痹胶囊防治兔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20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