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二分二至”节气人体红外热像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人体红外热像随自然界四时变化的规律.方法:受试者为健康男性在枝学生共26人,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点采集其红外热像.除比较身体各部的温度值,还通过相对温度值来反映人体温度分布的差异,分析人体体表温度的上下平衡、左右平衡、远近平衡(远心端与近心端)以及前后平衡(胸腹部与背部)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人体红外热像呈现出与四时变化相应的规律;季节因素对人体红外热像的影响是独立于气象因......
作者:陈锂;李子孺;黄博;周翠;张婷;张旭升 刊期: 2014- 01
-
腧穴-肾精-大脑功能相关性探讨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脑是以肾中所藏先天之精为基础而化生,精化为髓,髓集结为脑.《素问·五藏生成》云:“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之俞穴、原穴,督脉之百会、风府均可调整脑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脑内微环境的改变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田辉;郑洪新;任路 刊期: 2014- 01
-
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参考β-地中海贫血表现遗传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结合广安门医院吴志奎教授课题组对地中海贫血近30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要从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红系转录因子与表现遗传学修饰作用以及非编码RNA方面总结了中医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可能的表现遗传学机制,为深入探讨中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提供另一层次理论基础,为临床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程艳玲;吴志奎 刊期: 2014- 01
-
从44例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护看《内经》护理的实践性
《内经》关于中医护理的论述多散见于各篇.其中,关于基础护理的论述较集中地见于《素问·著至教论》、《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征四时论》等篇,关于康复护理见于《素问·五常致大论》.我们在心血管病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时,辨证施护并贯彻《内经》护理理论原则,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嫚 刊期: 2014- 01
-
苗族养生文化研究
苗族人民历来就关注生命、注重健康,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养生的意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主要有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饮食养生是关键,运动养生是保证,药物养生是补充.......
作者:汤建容 刊期: 2014- 01
-
1627例高校新生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
目的:揭示高校新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627例高校新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平和体质人数720例(44.25%),偏颇体质人数907例(55.75%),其中气虚体质人数210例(12.91%),阳虚体质175例(10.76%),湿热体质151例(9.28%);(2)在偏颜体质中的阳虚体质中,男生比......
作者:张瑞;宋建平;申杰;牛乐;许玉龙 刊期: 2014- 01
-
中医概念的内部表征模式
中医概念的表征具有表象性,表象表征的基础是原型,这是中医概念心理表征的基本模式.中医学习与临床应用的关键是深化对概念原型的理解.中医概念是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基础,探究其心理表征模式,是破解中医临证和学习面临诸多问题的一把钥匙.......
作者:杨振宁;苏静;张丽萍 刊期: 2014- 01
-
中医药对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方面较为繁杂,且研究方向也不尽一致,但较多的是以中药促进干预后对其模型的观察,无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都试图找出加速骨折愈合的有力证据.而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实验研究更为广泛,从细胞、微量元素、基因等水平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就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毕锴;温建民;孙永生;桑志成;徐颖鹏;孙卫东;高国庆;胡海威;董颖 刊期: 2014- 01
-
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近1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膝骨关节炎外用中药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中国医院知识总库中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应用频数统计方法,统计符合标准文献的药物及药对频次.结果:检索出376篇文献符合标准,包括463味中药18个药对.使用频次高的前10位药物为透骨草、牛膝、红花、伸筋草、杜仲、川乌、......
作者:李沛;潘富伟 刊期: 2014- 01
-
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单药复方的研究还是治法方药的整体研究都在不断推进.冠心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肾虚征象,运用补肾法治疗冠心病亦取得良好疗效,而其从肾论治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新热点.现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展综述如下,并归纳出补肾祛痰、补肾活血、补肾益气、补肾培元、温补肾阳等辨治法则,以指导临床.......
作者:刘如秀;刘宇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ICAM-1、MMP-9/-2的影响
- 2 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与中医药治疗
- 3 欣力胶囊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改善大鼠心力衰竭
- 4 数理统计思想及方法在辨证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及思考
- 5 养阴疏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105例临床疗效观察
- 6 α-辛脑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4例报告
- 8 200例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候类型及其关系研究
- 9 痰瘀互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 10 灸关元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 11 《基于失眠症的传统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编写体会
- 12 中医药调控内皮祖细胞归巢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13 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及意义
- 14 清胰化积方联合健择对SW1990抑瘤及逆转MDR作用观察
- 15 中药调周法治疗PCOS不孕症疗效的Meta分析
- 16 山东省9地区三伏贴公众知晓率调查分析
- 17 《内经》伤骨科疾病汇通
- 18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 19 应用广义规则归纳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
- 20 “宣可去壅”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