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膏肓俞穴“补虚”与“泻实”双重功效探赜

    探讨膏肓俞穴“补虚”、“泻实”双重性在临证中的应用.膏肓俞穴的刺激方式主要有灸、刺2种,“重灸”膏肓俞穴可扶元增损、益肺止咳、补火驱寒,主要用于虚损劳伤、慢性咳喘、风湿痹痛等慢性虚证.“挑刺”骨肓俞穴可苏厥救逆、开郁达邪、泻热消肿,主要用于昏厥休克、绞肠痧症、急性乳痈等急性实证.膏肓俞穴具有“补虚”和“泻实”双重性,临证中应辩明疾病虚实,取穴精准,选择相应的施术方式,即可“膏盲俞穴,无所不治”.......

    作者:朱现民 刊期: 2014- 04

  • 中药三七临床用药基源药材勘误

    通过对中药三七药用基源的系统分析,比较目前6种临床常见的同名易混品种与中国药典规定正品三七的各种差异,指出源于不同基源相关药材的功能主治、疗效特点、主要成分、药效作用等,为避免临床中“同名异物”及易混品种的可能错用,提供基础依据及临床鉴别注意事项,促进中药三七临床用药的正确性、合理性,提高使用的有效安全性.......

    作者:秦平;刘超;魏雅川;卢贺起 刊期: 2014- 04

  • 洋金花制剂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与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洋金花在中药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和应用分析.方法:将收集到的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洋金花针剂3mg/kg静注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3mg/kg配合丙泊酚2mg/kg静注进行麻醉,以维持孕妇无呻吟和肢体无活动为宜,致手术完毕.结果:研究组患者镇痛效果显效率83.67%,对照组患者镇痛效果显效率65.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董亚静;陈金花;徐哲;高英雪;翟佳滨 刊期: 2014- 04

  • 益肾通络方对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在动物体内的长期毒性.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肾通络方高剂量组(50.0g/kg)、中剂量组(25.0g/kg)、低剂量组(12.5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益肾通络方各组每日经口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持续13周.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计算食物利用率;检测中期及末期血常规和生化指标;90d末处死部分动物,称量脏器质量计算脏......

    作者:金一;杨智;金红;凌晓;马征;邹晨曦;蒋娜 刊期: 2014- 04

  • 雷公藤甲素治疗胰腺癌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雷公藤甲素(TP)治疗胰腺癌分子机制.方法:在PubChem数据库中查找TP活性靶蛋白,在Gene数据库中查找胰腺癌相关基因,运用IngenuityPathwayAnalysis(IPA)软件,构建二者分子网络和生物学通路并解析.结果:二者涉及的生物学通路中有5个共有生物学通路,2条为癌症相关通路,TP可作用癌症相关通路的溶血磷脂酸受体(EDG)、JAK等.结论:TP可......

    作者:车玉梅;何小鹃;李立;徐洁;王敏智;吕爱平;马超英 刊期: 2014- 04

  • 羌活用于便秘的传统用药思维探析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研究整理,发现羌活通过配伍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通过对方剂、医案的举例分析,从药性理论出发探析羌活在治疗便秘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羌活辛温善行、气味雄烈的药性特点在治疗便秘的配伍应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作者:刘秀娟;高天承;张梦奇;贾德贤 刊期: 2014- 04

  • 云南地区面瘫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面瘫患者中医体质状况.方法:选择云南不同地区多家中医医院面瘫患者763例,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并对各种体质与性别、年龄、居住气候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63例患者中,平和质373例占48.89%,偏颇体质390例占51.11%,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居多占18.61%,各体质患病频次与性别差异不大,干燥、炎热气候患病频次分布高,患病以中青年居多.结论:云南地区面瘫患者中医体质平......

    作者:施静;刘海静;郭太品;熊光轶;莽成武;徐晓明;熊尤龙;冯斯锋;何天祥 刊期: 2014- 04

  • 浅谈中医的人文特征

    中医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医理论从产生、发展到形成完整体系,整个历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通过探析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揭示出中医不仅以文为根,而且还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内容.并进一步探讨构建在传统文化根基上的中医,在具体医事活动中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

    作者:张志峰 刊期: 2014- 04

  • 中医学术史中“现代八纲辨证”起源中的“虚假”

    目的:从《黄帝内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与“现代八纲辨证”之间关系,分析“现代八纲辨证”起源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虚假”.方法:从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角度,运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对“现代八纲辨证”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间起源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从来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中获得新方法去分析中医学术史,还原中医学术史的历史真相,对于提高中医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晓通;李成卫 刊期: 2014- 04

  • 荆门地区1168例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对荆门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荆门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进行体质分类.结果:1168例调查者中平和质150例,气虚质218例,阳虚质234例,阴虚质18例,痰湿质72例,湿热质18例,瘀血质52例,气郁质0例,特禀质8例;气虚兼痰湿38例,气虚兼气部40例,气虚兼瘀血44例,气虚兼阴虚5......

    作者:陈明达;许友慧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