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泄泻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泄泻方剂的组方规律剂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有效指导临床.方法:将《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泄泻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叶天士治疗泄泻常用的药物、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2首方剂进行分析,明确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及新处方5个.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初步揭示叶天士......
作者:甘永康;刘华一;刘惠 刊期: 2016- 01
-
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机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干姜等10味温中散寒药对胃实寒证大鼠尿17-OHCS与CAs以及血清ACTH、D-β-H的影响,探讨其对胃实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影响,揭示10味药的温热药性本质.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动物灌服知母冰水液建立胃实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干姜等10个温中散寒药组以及石膏、黄连2个反性药对照组,给药3次后检测尿液17-OHCS及CAs含量和血清ACTH、D-β-H......
作者:黄燕琼;秦华珍;余腾飞;刘颖;谭喜梅;李文强;翁铭钻;张兴燊;王勤 刊期: 2016- 01
-
《沈芊绿医案》胃脘痛用药分析及规律
《沈芊绿医案》为他人述辑,记载清代名医沈金整治病用药书籍,非沈金鳌之作,成书年代不明.本书短小精简,记录了沈金鳌治疗各类疾病的辨证用药,其中治疗胃脘痛有27条.笔者通过研读分析、总结沈金鳌在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及用方规律,主要体现在旋覆花汤、左金丸和二陈汤及栝楼薤白半夏汤的运用,以期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提供借鉴思路.......
作者:蔺焕萍;王小平;郜红 刊期: 2016- 01
-
合方应用中的中医哲学思维阐释
通过对合方应用之理法进行分析,并联系中医思维认为合方的辨证方式是方剂辨证,这一辨证体现出中医的直觉思维;合方而用可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提高效率,这些优势充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变易思维与功用思维.合方正是在这些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同时也是这些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极好体现.......
作者:姜璇;袁红霞;司国民 刊期: 2016- 01
-
蜀中名医刘仕廉生平考略
刘仕廉,字清臣,四川双流人,生活于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代表作为《医学集成》.刘仕廉幼年学习诗文辞赋,后因中年陡患足疾而潜心岐黄,自学10年始以悬壶济世.其学问宏通,见病亦广,大小沉疴随治即效,由此医名远扬,成为晚清蜀中名医.其学术由门人张文俨、李仲元及家人继承,其玄孙刘梓衡继承家学,亦为四川名医,著有《刘梓衡临床经验回忆录》.......
作者:吕凌;曹瑛;鞠宝兆 刊期: 2016- 01
-
曲直濑道三在日本汉方医学中的地位和贡献
从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历史角度,系统阐述了日本汉方医学后世派代表性医家曲直濑道三的成长背景和行医历程,首次划分为6个阶段进行了简明概括;结合其医学著作全面探讨了曲直濑道三的学术创新和贡献,首次从建立统一医学体系、树立儒医典范和开创实证医学等3方面进行了概括与阐述,在明晰日本汉方后世派医学诞生发展轨迹与背后规律的同时,以期对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作者:马骏;王育林 刊期: 2016- 01
-
浊毒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通过研究文献对浊毒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评价,发现在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中浊毒起重要作用,浊毒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浊毒为患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迁延和深化的关键所在,解毒化浊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尚缺乏糖尿病浊毒内蕴辨证论治的统一标准,亟需开展相关标准化研究,规范和促进解毒化浊药物对糖尿病防治研究工作.......
作者:赵伟;蒋云霞;冯晓桃 刊期: 2016- 01
-
现代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新进展
温病学于清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面对一些新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迫切需要中医药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药,温病学理论与文献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温病学重点围绕疾病范畴、伏邪理论、辨治理论、治则治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基于文献整理与挖掘的温病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提高中医对急性传染病和感染病的诊断、辩证、治疗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文献基础.......
作者:马晓北;孙彬霄 刊期: 2016- 01
-
益气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理论探讨及实验研究
肺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P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肺纤维化有效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但疗效并不确切,且副作用较多,中医药对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关于益气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大量的实验报道.但对其发病病机及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综合近年来......
作者:杨昆;王飞;曹栀;杨晗 刊期: 2016- 01
-
中医药时代的需求与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在2015年8月中华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9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大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我以一个普通中医人的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医药时代的需求与基础理论发展.中医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代100年来,跌宕起伏,几经生死存亡.为什么会这样呢?缘于自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微,内忧外患.为挽救命运,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痛定思痛,锐意改革,力举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自此西方文化大举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但是,全盘学习西方......
作者:张伯礼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粗糙集理论在中医证素辨证研究中的应用
- 2 针刀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 4 65例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观察
- 5 普济消毒饮治疗流感临床疗效分析
- 6 虚证的免疫学本质
- 7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 8 王祖龙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用药经验分析
- 9 参七汤对老年小鼠乳头体超微结构形态的影响
- 10 五脏发病不完全具有季节性
- 11 祭仲景文
- 12 青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药理作用
- 13 棉酚抗癌作用机理研究
- 14 积实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观察
- 15 张子和中医心理思想探讨
- 16 麻黄及其成分对糖尿病改善的探讨
- 17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进展
- 18 心脏重构当补肾
- 19 特大剂量大黄治疗产后热毒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 吴银根从“瘀”论治慢性咳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