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第12期文章
  • 叶放基于复合病机理论辨治“多病杂陈”状态临床经验

    临床广泛存在“多病杂陈”状态,此类疾病多病情复杂,不同疾病之间互相影响,病性上多虚多实:既有虚实错杂、寒热错杂,又有上下错杂、内外错杂,病理因素之间互相转化,复合为患,属于“复合病机”范畴,专科医生在治疗上往往难以兼顾.叶放教授主张应从整体上把握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内科疑难病症“复合病机理论”,擅长采用病机辨证方法,临证在明确多种疾病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首辨病性之虚实、寒热,次辨......

    作者:梁冰;叶放 刊期: 2016- 12

  •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肾虚邪伏”是温病伏气学说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素体肾虚体弱,邪气伏藏,伺机而作.临床上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肾虚邪伏”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肾虚邪伏”理论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提出治疗上以“温肾祛邪”为基本治则,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化裁,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黄群;张传涛;刘业方 刊期: 2016- 12

  • 初探“清上畅中法”在痤疮治疗中的运用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古今医家常以火、热论之,泻火、清热是其主要治法.而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现代青壮年痤疮患者由于受阳盛体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影响,往往上焦肺热、中焦脾胃失调的病理状态同时存在.临床可见皮肤油腻,颜面、颈项、胸背部散在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损害.伴口臭、大便黏滞、排便不畅等症状.若仅以热论之恐失偏颇,仅以清热法治之则难奏全功.故试分析此类痤疮的......

    作者:侯波;黄陈招;鲍健欣 刊期: 2016- 12

  • 针害病案三则

    “针害”古代又称之为“害针”、“针之害”,是指针灸治病过程中因误诊、误治而致疗效不显著甚至加重病情的临床现象.经络辨证正确、选穴合理、刺灸手法适宜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临证时做到辨别虚实、知调阴阳、识病深浅,方能避免或减少针害的发生,否则就会导致虚虚实实、损不足而益有余、逆调阴阳、疾浅针深、疾深针浅等针害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三则针害病案发生原因的分析,为临床避免针害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张慧;刘婷;刘建武 刊期: 2016- 12

  • 督脉对比夹脊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下肢功能恢复作用的网状Meta分析

    目的:比较督脉电针与夹脊电针对于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为SCI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4月23日,纳入采用Allen打击法造模的大鼠SCI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督脉电针组、夹脊电针组、模型对照组中2个及以上组别的随机对照研究(RCT)......

    作者:李波霖;周宾宾;金昕;杨程程;崔俊武;李振兴;黄树武 刊期: 2016- 12

  • 内关穴的文献研究探析

    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络,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一穴贯连三经,故内关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内关穴的论述,试图从穴位文献出处、释义、本经经脉络属关系与奇经八脉交会关系,以及穴位的双向调节和主治病症方面进行初步文献整理,总结内关穴的应用规律,归纳其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内关穴提供文献依据,为今后临床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李佳;吴松;黄伟;王华 刊期: 2016- 12

  • 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关于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经分析筛选,终确定8篇文献符合标准,将其作为Meta分析对象,并采用ReviewManage5.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先进行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x2=1.53,自由度为7,表明8篇文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

    作者:朱贻霖;肖姮;蔡嘉洛;阳仁达 刊期: 2016- 12

  • 针刺内关预处理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实验效应的系统评价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验证针刺内关预处理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有效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有关针刺内关预处理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利用Revman5.2.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0篇文献纳入评价,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扎冠脉后心电图ST段电位值升高,以及实验后血清LDH值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结扎冠脉后心电图ST......

    作者:李珩;肖宁;邵明璐;李洋;谭奇纹 刊期: 2016- 12

  • 止晕三针治疗颈性眩晕经颅多普勒超声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止晕三针与针刺、药物对颈性眩晕(CV)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方法:将180例CV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针刺人迎穴、风池穴加额中线)、针刺组(针刺颈夹脊穴、风池、百会)和药物组(静滴川芎嗪加口服西比灵)各60例,经TCD检测CV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量(Vs)、平均血流量(Vm)、舒张期血流量(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

    作者:顾春蕾;宋红;朱思刚;刘文波;陈学军;戴嘉庆 刊期: 2016- 12

  •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选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199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录于万方、雏普、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的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穴位埋线对其治疗时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21篇文献中,采用辨病结合辨证选穴的文献有4篇占19.05%(4/21),采用辨病选穴的文献有14篇占66.67%(14/21),采用辨证选穴的文献有3篇占14.29%......

    作者:邢家铭;盛雪燕;赵耀东;赵中亭;孙鹏云;朱田田;严兴科 刊期: 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