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肉桂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
肉桂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之一,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肉桂常以单味药或复方中的佐使药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这与肉桂归肾脾肝经的药性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密切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也证明,肉桂及其复方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诱发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探索肉桂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将为研究和开发温阳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应用开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马如风;王丽丽;郭鱼波;柳辰玥;朱如愿;刘海霞;左加成;赵丹丹;莫芳芳 刊期: 2016- 03
-
论健康的关键要素
围绕人体健康问题概述生命的珍贵性和“生、长、壮、老、已”的不可逆性,初步梳理心态健康、调适环境关键证据,简要论证大脑职能、心脑关系、心态文化、心态健康有关问题,介绍“阳明心学”主要观念;在物质系统“熵”概念启发下,列举调适心态、增强环境应变能力对预防控制疾病、减缓“熵”增速、增进健康重要作用的认知,提出环境虽不能复制,但人口密度、绿化面积、饮食起居、运动劳逸等可借鉴选择,对增进健康均有益处.......
作者:梁峻;郑蓉;孙灵芝 刊期: 2016- 03
-
三阴三阳定量定位定性定向问题及应用
近年来,中医发展缓慢并面临诸多挑战,中医理论也存在被弱化的现象.由于立足点不同,人们对中医理论存在诸多分歧,阴阳学说更是如此,故借用早表示阴阳概念的太极图,运用象思维将其与阴阳学说中的三阴三阳概念图文结合,专门阐述三阴三阳定量定位定性定向问题,希望能为研究三阴三阳及其相关内容的学者提供一个新思路、新见解,促进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袁微微;杨志新 刊期: 2016- 03
-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乙肝当代中医流派研究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当代中医流派并总结其核心学术思想.方法:以代表人物、重要文献、稳定传承和核心学术思想为衡量流派的依据,从文献入手,针对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找出候选团队;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评价候选团队的传承脉络,总结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思想.结果:共有11202位研究者发表了关于乙型肝炎的中医中药论文6828篇,其中高产作者111位,分属于16个研究团队;符合......
作者:毕红岩;谢雁鸣;王志飞;王永炎 刊期: 2016- 03
-
鄂东名医与文人的交游
鄂东古代名医荟萃,如北宋庞安时、明代万全、李时珍诸家,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著述繁富、彪炳医史、享誉杏林,且儒医并习、医文互通,与其同时代文人交游甚密,或问疾谈医,或吟诗作对,或画梅赏竹,或郊游怡情,相互结下深厚友情,留下一段段名医与文人交好的佳话.可见名医身上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既是与文人交游的基础,也是其成为一代名医的根本,对当今中医加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无启发意义.......
作者:张志峰;李云海 刊期: 2016- 03
-
中药复方抗抑郁研究进展
抑郁症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应对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缺乏”学说发展的抗抑郁西药,在抑郁症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延后及副作用大等缺陷限制了应用.中药复方在抑郁症这种多因素、多病理靶点的复杂、难治性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故综述中药复方抗抑郁研究现状,为临床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理论......
作者:王睿;王琪;金明顺;陈雪;王伟;张宁;杨德柱;刘建华;王国忠 刊期: 2016- 03
-
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肾毒性概述
在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肾毒性报道基础上,对致肾毒性的常见中草药、动物药、矿物药及中药汤剂、中成药进行汇总,对致肾毒性的主要成分进行初步介绍,对中药致肾损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中药肾毒性发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一些针对中药肾损伤的预防措施,以期引导临床医师、药师等相关从业人员规范使用可能导致肾损伤的中草药及其制剂,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避免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京丽;周超凡 刊期: 2016- 03
-
锡类散临床拓展应用研究进展
锡类散是临床治疗口腔溃疡的中成药,全方具有清火解毒、去腐生肌之功效,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经典理论,现代医家亦将锡类散用于治疗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宫颈炎、阴道炎、白塞病、褥疮等疾病.故从胃肠道黏膜、生殖系统黏膜、皮肤黏膜及周围血管等方面概括了锡类散在当代临床的拓展应用,另外对其临床应用存在的不足加以阐述,以期改进.......
作者:黄羚;吴芊;崔人匀;托托;肖伊;潘彦舒 刊期: 2016- 03
-
补阳还五汤促进中枢神经再生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再生是目前神经科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神经干细胞的生成、增殖、迁移、分化是其关键,补阳还五汤用于多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药理论和近年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改善神经生长局部微环境,促进NTFs类物质的表达,降低神经抑制因子的表达而减轻继发性损伤,终诱导NSC增殖、迁移及定向分化,有助于神经再生.......
作者:郭文娟;张红珍;李艳花;刘建春;杨春彦;杨婉芳;柴智;李俊莲;肖保国 刊期: 2016- 03
-
中医对孤独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的认识
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至今病因不明,尚无特效药,目前该病的治疗以行为学塑造和矫正为主,成年后只有极少数人回归社会.语言交流障碍、社交障碍和行为异常是该病的三大核心症状.中医古籍对“自闭症”或“孤独症”没有明确的命名,但却不乏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认识.自闭症患儿的个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分析病因病机,通过药物配伍、标本兼治,可使孤独症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因......
作者:韩笑;林成仁;任钧国;付建华;刘建勋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
- 2 穴位敷贴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γ-干扰素和白介素-4含量的影响
- 3 《中药鉴定学》性状鉴别经验术语的传承与创新
- 4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 5 难治性面瘫诊疗探讨
- 6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认知功能状态关系的探讨
- 7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蛋白的影响
- 8 狼疮肾合剂的药效学研究
- 9 郑重声明
- 10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脾胃湿热证大鼠舌诊中的量化研究
- 11 针刺百会水沟神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 12 胃炎Ⅰ号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 13 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 14 益肾通络方对体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15 补阳还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 16 三阴三阳定量定位定性定向问题及应用
- 17 阿尔茨海默病与帕金森病共性证候要素研究的可行性探讨
- 18 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理论的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
- 19 中医药时代的需求与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在2015年8月中华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9次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 20 刺络放血疗法在五官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