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 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32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8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艾灸内关穴对经皮氧分压与近端体表血流相关性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内关穴前后对内关穴经皮氧分压(tc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以及近端体表血流的影响,探讨艾灸前后对二者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艾灸内关组,每组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血流检测和血氧分压仪检测tcPaO2、tcPaCO2.结果:正常组tcPaO2、tcPaCO2和艾灸组tcPaCO2呈逐步递减趋势,而艾灸组tcPaO2在灸30min时达......

    作者:李顺月;王淑友;唐丽梅;白晓东;张栋 刊期: 2016- 04

  • 小型猪经脉不通病理模型的宏观定量观察法

    目的:建立小型猪经脉不通病理模型的宏观定量观察法,为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使用凝胶注射法堵塞小型猪的胃经和肾经低流阻通道,制造经脉不通病理模型,测量造模前后小型猪24h的饮水量、粪便湿重、干重和尿量,测量造模前后第52天的体质量和体尺以及造模后第52天的牙齿尺寸与个数,测量各脏器的大面积和质量.在上述数据基础上,计算粪便含水量、脏器系数、脏器面积系数和肠长度系数.结果:获得上述指标的......

    作者:李宏彦;王燕平;张维波;佘锐萍;吴桥兴;贾术永;田宇瑛;王广军;王泽 刊期: 2016- 04

  • 通元针法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取穴规律探析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属于中医“郁证”范畴.近年来抑郁性神经症发病人群处于上升趋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赖新生教授用自创的通元针法临床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疗效显著,故以抑郁性神经症作为切入点,结合通元针法的理论背景、治法立意、经络基础、用穴特点等对抑郁性神经症进行临床治疗规律的总结和探讨,拟为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提供新思路和经验.......

    作者:张润;王继红;季鹏东;廖晓凤;赖诚杰 刊期: 2016- 04

  • 眼针带针康复法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眼针带针康复法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适量的影响.方法:24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眼针带针康复组)和对照组(运动疗法组)各120例.发病2周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眼针带针康复法或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ugl-Meyer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

    作者:王鹏琴;鞠庆波;宋哲;邵妍;徐辉;赵嘉勋;杨森;赵霞;高胜奇 刊期: 2016- 04

  • 麻黄止痛靶向性浅识

    麻黄虽是解表药但临床也常用于止痛,但鲜有对麻黄止痛机理进行中医探讨的报道.笔者在复习和梳理文献后对麻黄止痛机理的靶向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麻黄为寒痛、痹痛、络病疼痛、瘀血疼痛及风火疼痛等靶向性止痛要药,麻黄在不同的痛证及方药配伍中可以多靶向发挥止痛功效.故认为麻黄止痛从宣肺入手则邪有去路痛可安,可与传统“疏肝行气止痛”法相媲美.......

    作者:陶方泽;顾维超 刊期: 2016- 04

  • 论重剂黄芪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笔者从事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工作已30余载,视黄芪一药为起沉疴之瑰宝,深刻体会到“重剂黄芪”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确切疗效.故将介绍重剂黄芪在体虚、手足综合征、化疗后顽固性口腔溃疡和肿瘤术后创口久不愈合方面的具体应用,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黄芪在配伍和剂量上的应用特色.......

    作者:贾英杰 刊期: 2016- 04

  • 名老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总结国内名老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检索2014年2月以前名老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整理出处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处方93首,中药159味药物,累计频次1184次,其中补虚药多,其次是活血化瘀,再次为理气、祛湿化痰药等.药物多归于肝脾肾三经,四气多为温寒平,五味多为甘苦辛.结论:该病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血瘀、痰湿、气滞为标,并......

    作者:刘颖华;侯丽辉;郝松莉;王颖 刊期: 2016- 04

  • “防治一体”的中医健康医学模式

    慢性病呈井喷式发病态势,医学重心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目前医学体系防治分离的弊端日益凸显.中医学以人为本,重视人体自愈机能,而非过度依赖外来的抗衡干预,是防治一体的健康医学模式.慢性病的产生发展多因为体质偏颇和经络失常,正虚邪实,阴阳失衡,扶正与祛邪是中医防治一体的基本法则,目标是保持阴阳平衡即体质平和、经络畅通.中医有个人养生保健以及药物和非药物一整套防治方法.发挥中医防治一体、贯穿生命始终......

    作者:袁尚华 刊期: 2016- 04

  • 论中医运气学说的哲学基础

    运气学说是基于中医“天人相应”思想,以“气化”为理论工具,对天人之间气化关系的考察是中医气化学说的精髓所在.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领域,没有阴阳五行,运气学说便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故从气化学说和阴阳五行思想两个方面探讨运气学说的哲学基础,以期深入理解运气学说的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汤巧玲;张家玮;宋佳;贺娟 刊期: 2016- 04

  • 北京市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现状调研

    研究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数据和北京市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对象,采用数据分析和入户调查的方法,全面分析首都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规模、运营、资金、人员、服务等情况,以了解和把握北京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医养生保健业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初步成形,未来发展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不同程度存在着服务不够规范、标准缺失等问......

    作者:童元元;赖南沙;张华敏;王燕平 刊期: 2016- 04